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期间,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的破坏,但由于人民群众的抵制,工农业生产和一些其他事业,仍在艰难曲折中缓慢前进。1975年社会总产值达5322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比1965年增长60.79%,年均递增4.86%。莆田地区创办的工业企业后来又陆续下放县里,成为永泰工业的主要骨干。特别是公路建设发展速度很快,并延续到“五五”时期,到1980年全县共有公路31条,总长439.6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汽车。交通事业的发展,对永泰县“六五”、“七五”时期的经济迅速发展,起到有力的推进作用。1976年到1980年进入国民经济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由于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拨乱反正,国民经济发展步伐大为加快。特别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使经济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到1980年,全县社会总产值达到10002万元,突破1亿元。其中农业5481万元,工业2762万元,建筑业561万元,运输邮电业346万元,商业饮食业852万元。
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第六个五年计划和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头两年,改革和建设取得很大成果。到1987年社会总产值达28016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与1978年相比增长145.96%,年平均递增10.52%,比1949年增长14.7倍,比前29年年均递增6.6%增长3.92个百分点。
农业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开始,改革步步深入。1987年农业总产值达13061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87.55%,年均递增7.24%,大大超过前29年4.86%的速度。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农业与非农业的比例,由1978年的90∶10变为70∶30,初步形成农村产业结构的新格局。多种经营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多元化,种植业和林牧副渔的比例,由1978年的53∶47变为46∶54,使农业内部结构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农副产品收购总额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3.85%,提高到36.65%,表明永泰农村生产的商品率也有较大的提高。
工业在“改革、开放、搞活”方针指导下,出现了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局面。到1985年,全县先后涌现了上百家工业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与此同时,各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并从日本、香港等地引进设备、资金,发展外向型企业。1986年以后,在工业企业内部逐步推行和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以促进工业的发展。至1987年工业总产值达10236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与1978年相比增长2.8倍,年均以16.03%的速度递增。与1949年相比,增长453.7倍,即三天产值等于1949年一年的产值。工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例,也由1978年的27.46%,上升到42.57%,不少产品还打入国际市场,行销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港澳等地。
建筑业也发展很快,到1987年底,全县有25个建筑企业,有职工9129人,在全国13个省市有一百多处施工点。1986年和1987年先后有两批工人130多人到科威特承建工程。1987年全县建筑业完成工程总造价4165.2万元,比1978年增长6.57倍,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2.5倍。
经济体制改革,也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1987年全县公路总长度达655.5公里,比1958年增长7.8倍。货运量188.25万吨,货运周转量5311.2万吨公里。到1987年底,全县邮路总长达1873公里,实现全县21个乡镇254个行政村全部通邮。县内电话可达所有乡镇和496%行政村,长途电话可达美国、日本等17个国家和地区。1987年运输邮电总产值达752万元。比1978年增长135.1%,年均递增率达9.96%,比1952年增长11.8倍。
为了适应农业生产体制改革的新形势,1980年以后实行流通体制改革,建立起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的商品流通体制。至1985年,商业个体户和私营商业达1760户,从业人员3744人,比1956年对资本主义商业改造前增加两倍多。商业个体户和私营商业的商品零售额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由1978年的1.66%,上升为22.4%。同时,全县集市贸易也日益繁荣。至1987年底全县商品零售额达8762万元,与1952年相比,增长27.7倍。
改革、开放给永泰经济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由于历史、地理条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科学技术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交通运输不方便等制约因素,至1987年人均工农业总产值仍居全省第60位,人均国民收入也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2008全年生产总值39.13亿元,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63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9.33亿元,增长18.3%;第三产业增加值13.17亿元,增长18.7%。财政总收入1.69亿元,增长26.3%,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04亿元,增长26.9%。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75亿元,增长3.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55亿元,增长2.4%;各项贷款余额9.73亿元,增长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6亿元,增长3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8亿元,增长16.1%。坚持对外开放,新批合同外资780万美元,增长173.7%;实际利用外资577.65万美元,增长67.4%;出口总值(海关口径)730.45万美元,增长105.2%;内资实际到资2.61亿元,增长30.9%。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feixuan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50924877.html
我的新郎微博http://weibo.com/2971812253
希望和大家成为朋友,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