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世纪以来,永泰人民在生产劳动实践中,逐渐出现一些能工巧匠。如在唐代就已经铸造出县城重光寺、下漈能仁寺的铜钟。宋元丰到清道光年间,先后对太原银场的银矿,乐山的锌矿及莆边的钼矿进行开采。清代医学家力钧的研究成果被医学界所推崇。明、清时期本县对李果加工已负盛名,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加工的化核嘉应子更是驰名国内外。但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总的说来本县的科学技术发展比较缓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永泰才逐渐开展群体科学技术研究和试验工作。建国初期,重点发展农业科技,先后建立北斗农场(良种场)、气象站、种子站、兽医站、水文站、农科所等机构。并着力兴修水利,进行农业技术指导,改良土壤,引进良种,推广化学肥料,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等。工业方面的科技活动,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进入60年代后逐渐加强。1959年3月成立县科学技术委员会,作为管理全县科学技术的政府职能机构。以后,全县科技队伍逐年扩大,专业门类逐渐增多,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但由于“左”的倾向影响,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科技活动受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到1975年3月才恢复科技委员会机构,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永泰科技工作逐步走上正轨,1978年,成立了县科学技术协会,此后各乡镇也相继成立科协,同时各种专业学会也先后成立,促进了该县科技工作的发展。
1974年至1985年,全县较有成效的开发项目有50项,其中:工业12项,农业22项,林业6项,资源普查4项,山区资源综合开发6项。1986年开始执行“星火计划”,至1987年,两年间共开发科技项目37项,属“星火计划”的有31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项、市级4项、县级24项。
2008年组织实施科技项目省级1项、市级7项、县级21项。永泰三中科技实践活动课题《保护名山室研究》获得第二十二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feixuan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50924877.html
我的新郎微博http://weibo.com/2971812253
希望和大家成为朋友,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