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方言

家乡区县: 广州市从化区

随着经济、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特别是1995年9月全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后,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进行教学中,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从化的本地方言在年轻一代中有所淡化。2004年,从化市人口53.58万人,其中习惯讲从化广州话的约39万人,占73%;讲从化客家话的约11万人,占21%;讲省内其他方言或普通话、外省话的约3.6万人,占6%。

一、从化广州话
从化广州话又称从化本地话,属粤语的次方言,因靠近广州,与广州话相似,是从化主要方言。全市使用人口约39万人,其中街口街7.47万人、城郊街4.52万人、江埔街4.49万人、温泉镇3.79万人、鳌头镇10.38万人、太平镇3.27万人、吕田镇1.73万人、良口镇3.45万人。

二、从化客家话
全市客家人口约11万人,其中街口街8300人,约占全街人口10%,分散居住;城郊街1.75万人,约占全街人口28%,主要聚居在光联村,其他分散居住;江埔街1.32万人,约占全街人口22.72%,主要聚居在凤凰洞、锦洞、罗洞等地,其他分散居住;温泉镇1.21万人,约占全镇人口24%,龙新村全讲客家话,其余除新田村外,各村均有分布;鳌头镇2.76万人,约占全镇人口20%,黄茅村全讲客家话,较集中的还有潭口、新围、民政、龙田、民乐、民联、汾水、横岭、鹿田等村,其他各村均有分布;太平镇1.69万人,约占全镇人口21%,主要分布在秋枫、红石、共星、飞鹅、太平、高埔、牛心岭、分水、三百洞、湖田、银林、格塘、钟楼、上塘、石联等村;吕田镇1.16万人,约占全镇人口40%,主要分布在小杉村,鱼洞村、莲麻村的三水、大份田、大达、丙石、河峒、杨梅塘,吕新村的新屋、大排、仓下、黄水口、生口、下洞、大塅,竹坑村的竹坑口、良洞、湖峡滩,塘田村的更步岭、汤河,新联村的唐屋、官洞、罗水楼、石脚下、石坝,联丰村的南坑、坟山、竹园、江联,桂峰村的黄泥塘、山羊坑,吕中村的柯村、海螺、苏湖,三村的大陂、白石咀、墩脚下,草埔村的瓦窖塘;良口镇2500人,约占全镇人口7%,主要分布在锦村、下溪村和良平村部分。一般客家人能听和会讲带客家口音的从化本地话。
从化客家人都是从外地辗转迁徙而来,多数住在山边或较偏僻的地方,从化客家话受源流影响较深,如吕田的客家人多从南雄、翁源、新丰等地迁来,其语音基调是长宁(新丰)客家话;江埔的客家人多从兴宁、梅县迁来,其语音基调是梅县客家话;此外还有河源客家话、潮汕客家话、福建客家话等。

诗怡(2014-04-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