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岢岚实际,就加快建设文化强县,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为,建设文化强县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政党和国家的精神旗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文化强县,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增进民生福祉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任务。
岢岚历史悠久,早在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定居。岢岚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是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发祥地。战争年代,贺龙、王震、关向应、续范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过,留下毛主席路居馆、山西省临时省委遗址、动委会遗址、三井战斗遗址等一大批宝贵的历史遗产。以原始次森林,荷叶坪亚高山草甸为代表的自然遗产;以全国唯一的宋代长城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毛主席路居馆为代表的一批红色革命遗址;以世界领先航天科技为代表的卫星发射中心,形成岢岚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在当前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文化发展新趋势、全县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以超前的思路、像重视经济建设一样重视文化建设,加大文化投入力度,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努力创造文化新辉煌,为岢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力的舆论支持和良好的文化条件。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宗旨,持续实施文化引领、文化融合、文化创新“三大战略”,动员全社会力量建设文化强县。
(二)主要目标
到2015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推进,城乡文明程度和公民的文明素质明显提升,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彰显;拥有较为完善的文化设施、优秀的文化人才、特色的文化精品、繁荣的文化产业、有序的文化市场、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彰显;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生产力和文化竞争力进一步彰显;区域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显著增强,文化强县建设稳定在全市先进行列。
到2020年,力争向全国文化建设先进县和国家级文明和谐县城迈进,成为提升山西文化软实力的重点区域和世界了解山西特色文化的重要窗口;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8%;文化发展活力和改革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文化产业成为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建成晋西北乃至全省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文化强县。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先行先试,不断增强文化的创造力;必须整合文化资源,扶优扶强扶特,按照全省实施的“大作品表现、大集团运作、大景点支撑、大服务引领、大会展集聚”五大战略,推动我县文化建设在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方面迈出新步伐。
二、建设文化强县的主要任务
实现文化强县的宏伟目标,要工程化布局,项目化操作,加快实施“十大文化工程”,即:文化引领工程、文明创建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服务工程、文化产业工程、名城塑造工程、文化旅游工程、文化改革工程、文化人才工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