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作“塞外苏杭”的内蒙古扎兰屯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特色魅力城市,柴河是扎兰屯风景区的核心景区。近年来,随着扎兰屯旅游的发展,考察柴河一带火山地质、地貌的科考活动也悄然兴起,发现和认定中国的最大天池群成为热点话题。
早就听说扎兰屯附近有7个特别漂亮的天池,分别是阿尔山天池、驼峰岭天池、双沟山天池、犴沟天池、布哈特天池、基尔果天池和卧牛天池。而其中最有名气的要数阿尔山天池和驼峰岭天池,现在从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也只能到达这两个天池,一些相关的旅游设施目前也仅在这两处设置。
阿尔山天池海拔达1332米,高度为全国第三,仅次于长白山天池和新疆博格达峰天池。湖面13.5公顷,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300米。它属于高位火山口湖,大约形成于30万年左右。
阿尔山天池呈椭圆形,水面不大,登上山顶,没有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因为山顶和水面是平行的,所以感受不到火山口的那种气势,相反会感到视野更狭窄了,只能看到湖面和与之对应的那块蓝天。由于要爬900多级台阶,徒步时间较长。
而驼峰岭天池要比阿尔山天池大很多,也是阿尔山众多天池中最美丽的一个。驼峰岭天池在7个天池中面积最大,湖水最深,最大深度约34米。同时也最为清澈透明,透明度高达5.5米。而且可以爬到很高处俯视全景,别有一番风味,因此当地人更推崇驼峰岭天池。
驼峰岭是因为远远的看去像一峰俯卧的骆驼而得名,驼峰岭天池是一个火山喷发后火山口积水而形成的高位湖泊,东西宽约450米,南北长约800米,面积为26公顷。
据说以前到驼峰岭只有一条一车宽的土路,晴天驾驶越野车还可以凑合着过去,雨天就泥泞不堪,水坑遍布,4驱车都很难到达这里。
现在这里铺设了上下双车道的柏油路,行车非常舒服,原来攀登驼峰岭的小道变成了石板台阶,几个台阶就有一个缓台,连老人儿童都可以登上驼峰岭,欣赏美丽的驼峰岭天池了。
天池所在的驼峰岭海拔虽有1284米,但在阿尔山高原上,实际只有250米的高度。一路上去,丰富的植被使人眼花撩乱。
沿途不仅有钻天柳、落叶松、白桦和山杨等林木,还有柳兰、金露梅、绣线菊、刺枚蔷薇等花草,各种树木都有品种标牌竖立在路边。虽然走着山路,但边走边赏各种奇花异木,使人不觉疲劳乏味。
走上山脊,一湖天池逐渐显现在面前,静静地横卧在驼峰岭的怀抱里。
俯瞰天池像一块明镜,阳光照射下,微微荡漾的湖水,闪烁着粼粼银光。对岸的山峦和树林,空中的蓝天白云倒映在水面,十分清晰,有点九寨沟海子的感觉。
沿着木制栈道拾级而上,可以到达驼峰岭山顶。相比之下驼峰岭天池没有天山天池深邃和浩渺,如果说天山天池是一位冷峻高傲的仙女,那么驼峰岭天池则是一位婀娜多姿的纯情少女。
当爬到山顶的观景台时,眼前豁然开朗。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翠绿之间,那一池神水时而幽蓝如海,时而碧绿如玉,时而静如凝脂,时而动如波纹。那是一种天然无雕饰的美,美得用任何语言形容都不为过,又似乎用任何语言形容都苍白无力。
驼峰岭天池如一个巨人,将他的左脚印,镶嵌在雄伟瑰丽、林木苍翠的高山之巅。湖水水平如镜,倒映苍松翠柏,蓝天白云,景色万千。
听说每到春夏之交,山中水气郁结,云雾氤氲,山头薄雾缭绕,白云时而傍山升腾,时而翻滚而下,郁郁葱葱的松桦合围池畔,溢绿摇翠,构成了天池独特的自然景观。
不过,天池最吸引人的地方,还是当地流传的多个“未解之谜”:一是久旱不涸,久雨不溢,甚至水位多年不升不降;二是没有河流注入,也没有河道泄出,一泓池水却洁净无比;三是距天池几里之遥的湖里丰产鲜鱼而这里却没有鱼,投下鱼苗也全部消失无踪;四是深不可测,甚至有人说它与地心相通。但路边老乡兜售的这种据说产于天池的柳根鱼,与以上传说自相矛盾,姑妄听之。
站在驼峰岭上,俯瞰郁郁苍苍的兴安落叶松湿地。虽没有秋日缤纷浸染的色彩,夏末的白桦也有几分至纯至美的境界。
更多精彩尽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