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喀喇沁的脚步(2)

家乡区县: 喀喇沁旗

历史的回音壁——惜才如金

     一个名为“守卫者”的地方,势必有她专属的历历过往。特别是她所守卫的人——成吉思汗,曾经创造了掌控半个世界的辉煌。然而细细解读喀喇沁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品到的却不只是王者的奋发与昂扬,还有智者的深谋远虑,仁者的兼济天下。

     风雨飘摇的中国近代,外国列强的蚕食鲸吞和国内政治的黑暗腐朽使内蒙古近代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贡桑诺尔布亲王走上了拯救民族、振兴民族之路。在国内变法的影响下,他革弊政、兴学堂、举农桑、办工厂。1902年—1903年,贡桑诺尔布在喀喇沁旗王府先后办起了崇正学堂、守正武学堂和毓正女学堂,偏僻闭塞的塞外蒙地,锡伯河畔,柏山脚下响起琅琅读书声,成为内蒙古地区较早学堂之一,桃李争辉。在崇正学堂创办之始,他亲手题写楹联“崇武尚文无非赖尔多仕,正风易俗有所望于群公”,怀振兴民族之热忱,力求以人才拯救国家于危亡之际。在北京任蒙藏院总裁期间他创办了蒙藏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伟大的历史人物之所以为后人敬仰膜拜,不仅由于他们推动了当时时代的进步,也往往因为在“盲人骑瞎马,半夜临深池”的苦难中,他们“执烛具以照之”的精神能够启迪后世,成为开启一扇扇成功之门的钥匙。现在,在贡桑诺尔布亲王生活的这片土地上,人才依然是为政者心中熠熠发光的宝藏。喀喇沁旗委、旗政府的领导干部深知,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的今天,只有加快人才发展,才能让古老的喀喇沁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获得发展的优先权。

     2009年5月,当旗委、政府责成人事部门在全旗开展的人力资源现状摸底大调查显示全旗专业技术人员紧缺,学历水平低,人员年龄老化时,旗委、政府从全旗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毅然决定:集中利用2009至2011三年时间,面向社会公开招录高校毕业生,充实全旗专业人才队伍。实施这一举措,意味着旗财政每年要拿出2000多万元。这对于2008年地方财政收入仅3.44亿元的喀喇沁旗来说不是个小数目,旗委、政府以不惜血本的气概敞开大门招贤纳士。时任旗长郭玉峰明确表示:吸引人才,一定要拿出诚意;引进人才,一律坚持逢进必考。一场大规模的引进人才战略拉开了序幕。

      三年过去了,全旗共考录大专以上学历全日制毕业生863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61人。喀喇沁领导班子对人才的尊重与注重加强人才储备的独到战略眼光使得各行各业的人才汇聚并扎根于喀喇沁旗,尽情施展才华、实现抱负。古老的喀喇沁因不断注入新鲜血液而同步于时代发展,前进的脚步坚定有力,为世人所瞩目。

      喀喇沁旗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工业企业发展步伐加快。一批新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2010年,赤峰云铜自主研发的“金锋熔池熔炼工艺研究与应用”技术自2008年投入使用以来,年节约成本近亿元。由赤峰亚鼎铜业有限公司研发的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接触线和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绞线在各项重要技术指标上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具有中国自主产权的高强高导铜合金接触线、高强高导绞线的关键技术,目前世界上仅有我国掌握。

     农村科技进步得到了稳步推进,新型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旗上下以推广先进、成熟、配套的实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为重点,深入开展科技兴农,农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有了新突破。目前, 10多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新品种已经在农业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如今的喀喇沁旗,孕育的不再是“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武将,而是真正智勇双全的风流人物。正是他们,以自己的远见卓识,让喀喇沁不再困顿无措,坚定方向,昂首于现代化的大道上。也正是喀喇沁对于人才和科技的重视,给自己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跟随他人亦步亦趋、扮演追随者角色的喀喇沁一去不返,未来的喀喇沁,将以更高的姿态,依托强大的人才优势,大胆创新,成为时代进步的领航者。

我的主页 http://www.wm23.cn/0o0o0o  我的梧桐子主页 http://www.wutongzi.com/uc/73429544.html  互投喽,QQ发来链接哦亲,还在等什么?动起来! 求投梧桐子顶观点哈,需要合作的链接发来撒

浅yi(2014-11-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