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娥,生卒年不详,阆中木兰乡人,3岁丧父,7岁亡母,从小寄养在成都度缘桥叔父韩立家。12岁时,正值元末农民起义,在战乱年月里,叔父将她女扮男装,改名韩关保。是年起义军攻下成都,她参加了明玉珍部王起岩率领的红巾军,并拜王部将罗甲为义父。
至正二十三年(1363),她随义父远征云南,后又到遂南驻防。她在军中举止谨慎,态度严肃,晚睡早起,衣不解带,说是以军务为重。她对罗甲十分恭顺,办事得力,很受罗甲喜爱,待如亲子,常常当众夸奖她精明能干,并亲自为她主办婚娶。她不敢不从,婚后异榻而眠,不敢暴露自己的秘密,“妻子”和“岳父母”皆指责其不义。此后,韩娥随同王起岩到成都办事,到东城度缘桥得与叔父母相见,俩老已不认识她。
韩娥指着头上的刀疤为证,叔父母才认出她来。于是叔父母向义军首领讲出侄女女扮男装真情。此事在军中传开,大家十分惊讶,称她为当代“花木兰”。不久,她再着女装恢复真名,并与在军中结识的新都人马复宗结婚。明洪武年间,王起岩任礼部郎中,解任返川到成都时,特地将韩娥之事告知蜀藩王,藩王曾召见韩娥。
永乐七年(1409),刘维德撰《韩娥传》,家乡阆中建木兰庙(在今木兰乡),其子在新都南关外赤岸山建木兰寺,以纪念这位蜀中“花木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