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侁,生卒年不详,字子骏,进士及第,历任参军、县令、通判、判官、转运副使、太常寺卿、左谏议大夫、集贤殿修撰等职。鲜于侁为人诚直,能举荐贤良,所荐刘挚、苏轼、苏辙、范祖禹等人,皆智能有识之士。他虽与王安石有不同政见,但神宗爱其才,仍然委用。
庆历年间,天久旱,朝廷下诏,征求意见。他当即上书,对灾变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当政者处理失误,深切陈词,引起朝野重视,各地纷纷上表陈述意见。他在安徽婺源作县令时,富家江某称霸地方,因事犯法,他拘捕到案严惩。这以后恶徒敛迹。他任永兴军判官时,万年县令拘系囚徒数百,他审案精明,数日即空其狱。在作利州转运副使时,左藏库使周永懿知利州,贪虐不法,他将其逮捕下狱,并流放到湖南。鲜于亻先勤政廉明,惩治贪吏,苏轼尝称其“上不害法,中不废亲,下不伤民”。元丰二年(1079)知扬州,宋神宗对他说:“广陵重镇,久不得人,今朕自选卿任,宜善治之。
”哲宗立,司马光说:“以侁之贤,不宜使居外。”乃召还京师。鲜于侁治经术有法,论著多出新意,有《诗传》、《易断》等著作。鲜于侁还长于诗,尤工楚辞,苏轼认为其作近于屈、宋。《宋诗纪事补遗》、《宋文鉴》、《永乐大典》(辑本)等书录其诗50余首,《宋代蜀文辑存》录其文11篇。
卒年69岁。今七里镇鲜于村为其故里,有读书台、鲜于井等遗迹。《宋史》、《东都事略》有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