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成吉思汗仰天大笑,并将扳指偷偷的揣到怀里,对跟随他的人说:“拿杯来,我要用这个银亮的酒杯与札木合、伊拉古对饮三杯,以表我结盟诚意!”当成吉思汗拿出他的那只雕花银杯时,札木合和伊拉古一看,便已知晓成吉思汗早有准备,于是只好换上了好酒倒入成吉思汗的银杯中。这次聚会成吉思汗躲过了札木合的暗算,又探出了塔塔尔部的虚实,为他后来一举将世仇塔塔尔部消灭在达赖湖畔奠定了基础。在那金戈铁马的年代中,各部落之间厮杀不断。
因此,为防止被暗害,无论是谁,每次在饮酒时,都要学着成吉思汗的样子将拇指扳指,伸到酒中,看扳指是否变色,如此反复三次便可验出虚实。(这也就是下马酒中最初敬天、敬地、敬祖先的由来。)如果没有毒就可以一饮而尽。久而久之,这一从战争中得来的习惯就演变成了一种接人待客的敬酒礼节。朋友来了,主人为了表示坦诚,都会用雕花的银酒杯斟满美酒,醇香的美酒清澈透底,客人接过酒杯同样还要用无名指的指尖(蒙古人认为无名指是最干净的)轻轻的蘸一点酒真诚的先敬天、再敬地,最后敬祖先,其最早验酒的这一作用早已随历史的流逝而消散。但真正的诚意却尽在于此,客人会好不犹豫的一饮而尽。
到了清代后期,扳指也渐渐的失去了原本勾弓射箭的作用,只有在射箭比赛中偶尔会用到。大多数的扳指材料也改为晶玉所造,这些扳指已成为当时社会身份地位的象征。试毒的作用也就随之而消失了。但在蒙古族中,由成吉思汗流传下来的银杯敬酒程序,一直流传至今。因此我们到了草原上的旅游接待点或牧民家中时,主人为其敬献的下马酒也要如此,并且一饮而尽,以表示对主人热情的谢意。当然现如今一切的也都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才是大家共同的愿望。按照传统的蒙古族礼节,饮下马酒是一定要一饮而尽的,但如果有不甚酒力或干脆不能饮酒之人,就请大家量力而为,蘸唇示意即可,主人也不会勉为其难,如果是能喝的就直接喝下去,主人会感觉非常高兴,认为你是一个豪爽之人,值得可交的真心朋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