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故居,是明代杰出的文学家、世界文化名人、《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的打铜巷巷尾。河下地处淮城西北部,背靠里运河。故居为古朴典雅的青砖小院,内有书房等建筑。吴承恩故居以成为著名旅游景点,接待着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
《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男女老幼都十分喜爱神话小说。当您来到淮安必定想看看这部驰名世界的神话小说的作者故居,探索这部小说的写作渊源。我想您看过以后必定会有所了解,有所体悟的。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生于1504年,死于1582年,享年78岁,是明代杰出的文学家,世界文化名人。吴承恩故居坐落在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的打铜巷巷尾。河下地处淮城西北部,背靠里运河。这里历史上,特别是明清时期,商贸发达,文化昌盛,可谓人杰地灵。晚唐诗人赵嘏,明代抗倭状元沈坤,清代瘟病学家吴鞠通等都是河下人。淮扬菜中淮安特产文楼汤包的正宗产地就是河下百年老店文楼。当然,河下最著名的代表人物还是写作神话小说《西游记》的吴承恩。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幢古朴典雅的青砖小院,就是吴承恩故居。整个故居占地9876平方米,建筑面积1842平方米。故居布局分为四个院落,由门房、客房、轩厅、书斋等26间房屋和庭院及后花园??悟园组成,辅以回环曲幽的抱廊、假山、亭轩舫桥及竹木花卉,是一组体现明代风格的清雅秀丽,古色古香的园林式建筑群。现在我们已到了吴承恩故居的正门。正门上方匾额上“吴承恩故居”几个金黄色大字是我国已故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主席舒同所书走进大门,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片苍翠的竹林。修竹丛丛,绿叶婆娑,摇曳生姿,给我们一种虚怀有节,幽雅恬淡之感。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扬州八怪画派郑板桥的几句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吴承恩一生屡遭困顿,而不随波逐流,这一丛修竹不正是他傲岸不俗的风骨写照吗!面对竹林还使我们想起一副古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吴承恩饱览诗书,博闻强记,学富五车,多才多艺,那么,他的家里是否真的藏有万卷诗书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看看吧!
这里是吴承恩故居的三间正厅。此客厅是吴家的主堂屋,是举行喜庆婚丧大典和接待至亲宾客活动的场所。
请大家抬头看上面这块棕底绿字“射阳簃”(y,书房)匾额,它是由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写的。大家一定会问,为什么叫射阳簃?又为什么将此匾放在厅堂之上呢?淮安在西汉(公元前117年)最早设县时曾叫“射阳县”,古代名人多喜欢用自己的居住地或者出生地为号,因此吴承恩也起号“射阳居士”。他的好友也是儿女亲家状元沈坤曾经赠给吴承恩一块匾额,上面就写着“射阳簃”。吴承恩非常喜爱,便把书斋“射阳簃”的匾额挂在正厅里,此匾额现已散失。
厅前廊柱上的楹联是:“搜百代阙文,采千秋遗韵,艺苑久推北斗;姑假托神魔,敢直抒胸臆,奇篇演出西游”。这副对联,是楚州区已故政协副主席玛继宗老先生所撰,它高度概括了吴承恩创作源流和一生的文学成就以及他的名著《西游记》的历史价值。
我的营销个人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15061299608223200
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302174140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5302174140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42129454.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