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济桓(1893-1944),号昆山。筋竹镇筋竹街人。青年时曾在桂林学兵营当学兵,辛亥革命时,参加新军混成旅北上,加入同盟会。他在军旅生活中,历任排、连、营、团长。民国12年任资恩(环江)县长。1 5年北伐,他任第七军独立第一团团长,军部少将参谋。后进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级班受训。民国21年6月任第十五军第四十二师师长。25年桂系发动“反蒋抗日”的“六一”运动,李宗仁] 白崇禧提升其为中将。26年因坠马腿伤改任广西第二矿区主任。
民国33年日本侵略军向广西进逼,十六军团副司令兼桂林防城司令韦云淞要求他出任参谋长。其家属劝他多加考虑,他慨然说:“全国抗战七年,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少,大家都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以尽国民天职,我份属军人,当义无反顾,况日本侵略军侵华迫近家乡,我决心已定。”他毅然离别妻子儿女奔赴桂林。在研究防城战略部署时,他对当时参加防城的陆军三十一军副军长冯璜说:“我当一辈子军人,仗打了不少,打来打去,都是中国人打中国人,觉得没有意义,现在抗日战争,关系国家民族存亡,匹夫有责,我将誓与城共存亡,和鬼子拼到底。”并写信给正在怀孕的妻子说:“生下之子不论男女,若我守城胜利,取名“可卫’,如我战败牺牲,取名。可伟,
民国33年11月1日,日本侵略军以数倍兵力向守城部队猛扑,经过多日的浴血奋战,8日晚,日军施放毒气,攻占七星岩的国民党守军大本营,800余名官兵中毒牺牲。10日,防守司令韦云淞决定放弃桂林,陈率所部官兵突围,到达猴山隘附近,受伤倒地。他从上衣口袋取出名片写下遗书:“职口臂受伤,不能脱离阵地,决定自杀成仁,以免受辱。”在名片上盖上鲜血指模,取出怀表和名片交给卫士,举枪自击,殉国成仁。民国34年6月28日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中将。抗日胜利后,桂林人民将其遗骸安葬在普陀山腰博望坪。有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在墓碑上题写“英风壮烈”、“浩气长存”、“英灵永峙”的挽词。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追认陈济桓为抗日战争革命烈士
我是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李嘉鸣,我正在参加网络营销能力秀,
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ww.wm23.cn/Jenmy;
捂桐子http://www.wutongzi.com/uc/59524445.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