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宫”位于天池与蚌壳岩之间,亦称“一进龙宫”,洞长700余米。由“天池”乘船,划过碧水如镜,树影婆娑的水域,就到达低矮的半月形洞口,为“龙宫”宫门。宫门两侧下垂着不同形状、大小不等的钟乳石,称为“群龙戏水”。这里与其他地方垂直下挂的钟乳石不同,它们的端点均向洞外仰翘。这种向阳光点翘起的钟乳石,不仅是因碳酸钙水沉淀而成,而且还有低等植物藻类参予作用,因为藻类活动需要有阳光作光合作用才能生长,故向洞外年复一年地不断生长、加厚,就形成向洞外翘起的生物喀斯特现象。 进洞门后,就是一片水域,铁舟在黑暗中行驶,经过“浮雕壁画”、“五龙护宝”、“水晶宫殿”等五个大厅。洞内钟乳石形态逼真,神色各异,高低错落,倒映水中。洞内景点众多,其中以“群龙戏水”、“百鸟朝凤”、“灰熊出洞”、“孤鹜斜飞”、“金鸡独立”、“狮子戏球”、“双龙下水”、“少女苦读”等景象最佳。当穿过“敖莱海峡”,只见前面银光四射,喧声震天,一道瀑布挟带天光奔腾直泻,令人豁然开朗。弃舟登岸,观“响水崖”,似珠蚌半开,其高宽各为百米,色泽莹煌,吞吐流云。因岩如蚌,称“蚌壳岩”。仰望天际,飞云奔驶,天风飒然。前望岩壁,流水涌出成瀑。再进为“二进宫”,可惜尚未开发,难以进入。 离开“蚌壳岩”,如要向上游索游,先至“虎穴洞”,有石柱、石幔、石盾、边石坝多起,形态也较美观。出“虎穴洞”,可入“龙旗洞”,大厅二小厅一,有长5米、宽2.2米、高3米的宝塔状石笋群,更奇的是数面旗状钟乳石悬挂洞内,故称“龙旗洞”。 除了上述洞穴以外,在龙潭地下河的伏流上段还有优美的田园风光、迷人的瀑布和秀丽的山水。“马头涌瀑”位于马头寨山坡下部,瀑布从半壁中涌出,有时流量达6立方米/秒,瀑高15米;但枯水期间,甚至瀑布无水。瀑布西侧,是大溶洞,宽25米,高22米,人可进为70米。洞内绿水微波,清澈甘冽;大钟乳石倒悬洞顶,洞壁白色,由绝壁、断崖组成,壁上有古树藤蔓,与绿水相衬。顺瀑布而下,是一片平坦、开阔的平地,科学上称“峰林谷地”。谷地内有一带碧绿的秀水,弯曲缓流在谷地中央,粼粼碧波,闪闪诱人。至一残留孤崖前,水穿崖麓而过,村屋竹舍沿山而建,两峰对峙,隔河相望,沿岸绿竹成行,垂柳成荫,石拱小桥,雨时烟岚,迷濛一片,显得特别神秘、朦胧,犹似一幅泼墨丹青。顺水而下,为“旋塘寨”。寨前有一直径达百余米、水深为43米的大旋塘,呈漏斗状,漏斗的底部有地下管道通向山外,在地面水的推动下,塘水形成顺时针旋转的大旋涡。塘水由明转暗,旋转不定,奇异莫测。寨后为一片绿竹成林,旋塘水穿山而过,在竹林中复成明河,形成绿水翠竹、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其旁有“青鱼洞”,洞内景色迷人,真是景幽色黛,田园村岚,似是世外桃源。这里水行不久又入地下,与“龙宫”实为一脉,因山相隔,还未沟通,即风景规划中拟打通的“三进龙宫”和“四进龙宫”的所在。如能将“龙门”、“天池”、“龙宫”、“旋塘”、“涌瀑”等地下地表风光连接起来,将是我国风景名胜区的佼佼者。 如此清奇绝世的“灵秀自天成,鬼斧神工开洞府”的龙宫洞之所以吸引着中外游客,在于它的奇、幽、险。山包孕着水,水流贯于山,在幽森的山腹中居然存在着可以泛舟的一带清泓,怎不叫人称绝。身入斯境,凝望朦胧中的奇崖怪石,似形非形,似物非物,使人处于一种奇幻的世界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洞府中气氛幽爽,游人的胸臆也不由得沉静起来,思绪似乎变得一尘不染,心身都悠悠然,情思被牵得很远很远。幽静世界,冥冥然,脱落千万烦恼。当置身于这迷濛幽闭的山石和暗流之间递次探进时,必然会产生惊险之感。如果没有那种屏声敛气、心惊胆颤的气氛,没有那种非常之景观、人迹罕至的惊险之地,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失去品玩地下洞穴的乐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