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山全鹿宴

家乡区县: 阿尔山市

鹿在古代被视为神物,认为它能给人带来吉祥幸福,健康长寿。今人研究,鹿的每个器官非美食即良药,有的还是工艺品或工业原料,可谓鹿全身是宝。全鹿宴是以梅花鹿各主要部位为烹调原料(鹿茸、鹿唇、鹿筋、鹿尾、鹿鞭及肉、心、肝、肚等)。运用炸、烧、扒、蒸、熘等多种烹调方法制成。全鹿宴由一组冷拼、十个热菜组成。菜肴肉质细腻,纹理均匀,有美容养颜,强身健体的功效。鹿”给“滋补”二字镀上一层金色,早就耳闻鹿肉以营养滋补见长且味道鲜美,在古代多用于皇家御用膳宴。
鹿肉比任何动物的肉营养成分都要高出约30%,它低脂肪、高热量的特点让它成为食补的佳品。刘老说:“我曾经在第一档案馆查过乾隆和慈禧的膳食食谱,乾隆的食谱中常有鹿肉,可以说在清朝的那种条件下能够活到83岁的高龄且执政60年之久与常食鹿肉定有关系。”刘老介绍道,“鹿身上各个部位的营养价值不同,其特点也不同,比如鹿筋、鹿头、鹿胎肯定和鹿腿肉的做法不同,从配菜、刀工、火候甚至器皿等方方面面都是有所讲究和值得推敲的。”
马鹿生活的北方高山森林,自然条件极端恶劣,必须承受大自然的残酷考验才能生存。马鹿采食植物和乔灌木嫩枝叶,种类达400余种,大部分可以入药,养鹿人夸耀自己的马鹿“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走的是黄金道,产的是地黄丸”。马鹿性能力超凡,经过与同伴艰苦卓绝战斗获胜而取得交配权的公鹿,能拥有一大群母鹿浪漫交欢。
马鹿全身是宝,从古至今都在赐福苍生。新石器时代鹿就成了祖先们狩猎的药用动物。鹿用于食疗保健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代,陈少梅《二十四孝之鹿乳奉亲》中郯子奉鹿乳医治双亲眼疾即为证。先秦《神农本草经》对鹿茸、角及角胶的性味、功效做了精辟论述。唐朝将鹿源品用作食疗保健盛极一时。宋代“刺血生饮”为皇室和达官贵人青睐。明代《本草纲目》讲“鹿之一身皆益于人,或煮,或蒸,或脯,同酒食良之,大抵鹿为仙兽,纯阳多寿之物,能通督脉,又食良草,故其肉、角有益无损”,确定茸、角、鞭、胎、齿、骨、肉、髓、脑、尾、血、筋、肾、皮等均可用于滋阴壮阳和调理人体机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马鹿制品在提高机体能力,改善睡眠和食欲、性欲,强肾固体,增强心脏收缩功能,缓解神经衰弱,促进伤口愈合方面功效显著。

点燃不世灯盏(2014-11-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