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 甘肃武都特产大红袍花椒粒大饱满麻味醇正500g
  • 商品编号:WTZswtz000714408
  • 市场价:¥50.00
  • 本站价格:
  • 评分:
  • 库存:缺货
  • 购买数量:-+

    加入购物车关注

 
说明:本商品由Penguin企鹅负责发货及售后服务,并保证其真实性及合法性,承担因此而产生的一切责任.

  武都区凭借独特的光热水土资源优势,以"扩规模、建基地,求精品,重管理,兴加工,增效益"的总体思路,充分利用退耕还林等政策机遇,使花椒产业建设得到迅速发展。武都区36个乡镇684个行政村已有34个乡镇650个村发展花椒产业,其中主产乡镇16个,现已建成马街、汉林、玉皇等万亩花椒林带6处,建成千亩花椒基地68个,宜椒耕地及荒山面积达100万亩。为了进一步拓宽花椒销售渠道,武都区建立了区级营销协会1个,区域性营销协会2个(北茂、东盛花椒协会),乡级协会36个,村级产销协会650个,发展花椒包装加工企业3户,并注册了"六月香"花椒商标。

  截止目前,武都花椒保存面积达到了969880亩,涉及农户44万人。2014年武都花椒喜获丰收,预计产量能达到4000万斤,按中下等花椒价格40元/斤算,产值能达到16亿元,农民人均花椒纯收入为1890元。

  武都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岷山山系与秦岭山地的结合部,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白龙江自西而东纵贯区域,其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4°34′~105°38′,北纬32°48′~33°34′之间,总面积4683平方公里。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3600米,最低海拔660米,境内群山环绕,峰峦起伏,谷深峰锐,山坡陡峻。年平均温度14.6℃,≥10℃积温4568.9℃,无霜期25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1911.7小时。占应照时数4429.7小时的43%,年平均降水量在447毫米。本区气候为南北气候过渡区,在垂直方面形成北亚热带、温暖、温和、温凉、温寒五个气候带,农业生态垂直分布,层次分明,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山多川少"立体农业"的生态经���特征比较突出。

  1994年荣获全国林业名特优新产品博览会金奖。

  1997年荣获首届甘肃土特产展示会金奖。

  2007年荣获中国杨陵农高会"后稷奖"。

  2000年武都区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花椒之乡"。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武都花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武都花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2012年3月27日起实施保护。

  武都花椒产地范围为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马街镇、汉林乡、柏林乡、安化镇、隆兴乡、龙坝乡、鱼龙镇、甘泉镇、佛崖乡、黄坪乡、马营乡、蒲池乡、两水镇、石门乡、角弓镇、坪垭乡、城关镇、城郊乡、东江镇、汉王镇、龙凤乡、桔柑乡、外纳乡、磨坝乡、三河镇、玉皇乡、郭河乡、五库乡、月照乡、三仓乡、琵琶镇、洛塘镇、五马乡、枫相乡3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武都花椒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武都花椒的法定检测机构由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折叠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大红袍。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900m至1900m。土壤类型为棕壤土、黄潮土、山地褐土、红粘土。土壤质地为砂壤土,土壤pH值6.5至7.5,有机质含量≥1.5%,地下水位≤1.5m。

三、栽培管理

  1. 育苗:采用实生育苗或以当地花椒实生苗为砧木嫁接育苗。

  2. 定植:定植时间为3月上旬至11月下旬,定植密度为每公顷定植株数≤1050株。

  3.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成龄树每年每公顷施用腐熟有机肥≥10吨。

  4.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6月下旬至9月上旬,花椒果皮全部变红,油腺凸起,呈半透明状,种子完全变黑时采收。

五、干制

  采用自然晒干或人工设备烘干,烘干温度≤55℃,干燥至含水量5%至10%。

六、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晾晒→风选→筛选→去石→磁选→脱壳→筛选→包装入库。

七、储藏

  库房干燥通风,库内相对湿度≤75%,温度≤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