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作工艺剖析铁观音属于什么茶

初识铁观音的人,看到其干茶色泽砂绿明显,叶底肥厚且色泽明亮,往往会以为铁观音属于绿茶。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下文中,我们将从铁观音的制作工艺来剖析铁观音到底属于什么茶。

铁观音茶汤及叶底

铁观音的制法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实属半发酵茶,即青茶。经过搜集大量的研究资料,我们发现,铁观音的制法有别于一般半发酵茶。其创制年代,据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制茶学》载:“青茶(即乌龙茶)起源:福建安溪劳动人民在清雍正三年至十三年(1725-1735年)创制发明了青茶,首先传入闽北后传入台湾省。”安溪铁观音因品质优异,香味独特,各地相互仿制,先后传遍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乌龙茶区。20世纪70年代,日本刮起“乌龙茶热”,乌龙茶风靡全球。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广西等部分绿茶区纷纷引进乌龙茶制作技术,进行“绿改乌”(即绿茶改制乌龙茶)。

铁观音茶叶传统、独特、精湛的初制工艺制茶流程如下:

1.采茶:茶叶的采摘很有讲究,铁观音采摘讲究一芽两叶或一芽三叶开采。正铁观音茶只能在上午九点到下午四点采集。

2.晒青:茶青采摘回来后,要将其在地上摊成薄薄的一层晒青。

3.摇青:摇青是铁观音特征形成的关键。传统摇青采用的是手工筛青方法,筛青时用力双手握茶筛边缘下拉,有节奏地进行旋转摇摆,使叶子在茶筛上做圆周运动与上下翻动。

4.摊青:摇青后将茶青放在凉青架上进行摊青,时间一般在1小时左右。摇青过程包括“摇”和“摊”两部分。“摇”是“动”的过程,“摊”是“静”的过程。经过4到5次的反复动摇和静摊相间过程,细胞破裂和水分散发到一定程度后,“绿叶红镶边”形成。

5.炒青:该工序一方面可以固化已形成的品质,另一方面散发部分水分便于后面工序的操作。

6.包揉:包揉是铁观音制造特殊的塑形工艺,采用“揉、压、搓、抓”等动作,使茶条形成紧结、弯曲的外形。

7.烘干:干燥应低温烘焙,烘至足干,进一步形成茶叶的形态特色、香味,去掉多余的水分,便于储存。

以上工艺流程中,“包揉”这一道工序是铁观音的特殊塑形工艺。一般常见的名茶如大红袍、金骏眉等茶,都是条索状,为何铁观音茶一定要制成特殊的半球形弯曲状,也即人们常说的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编者查询了很多资料,都无从考究。估计是为了保持茶叶的砂绿色泽吧,我们暂且这样认为。

梧桐子网站铁观音产品:
福建安溪观音王休闲体验装(清香型铁观音300克)-安溪音颜
福建安溪观音王经典礼品装(清香型铁观音400克)-安溪音序

梧桐子网站铁观音相关资讯文章:
铁观音—品质独特的半发酵茶饮
铁观音的功效与禁忌
安溪铁观音的三种分类

梧桐子(2014-03-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