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特产-杭白菊

品质特征 

“杭白菊”,又名甘菊、白菊花、茶菊、药菊。练菊花,具有花瓣洁白如玉,花蕊黄如纯金的特点。是甘菊中的佳, 是菊花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杭白菊,冬苗、春叶、夏蕊、秋花,被受日月之精华,四时之灵气。常饮菊花茶,能散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炎,耐老延年。 

产地环境 

杭白菊是喜光喜肥植物,应选择土层肥厚软松,土壤弱酸性,无树木遮挡的地块,切忌在低洼潮湿地段栽种。在平原地区栽种应开沟条栽,便于田间管理。沟深 810cm,株距2530cm,行距150cm,行与行之间植株不封行为好,这样便于田间管理与采花作业。在小丘陵地区,是地形采用条栽或丛栽。菊苗种植后,当天就应浇施水肥,这样苗的成活率可在95%以上。在菊苗生长阶段,每隔1015天应施水肥,带菊苗长到30cm高时,应摘去顶芽,抑制长高,促使侧芽萌发分枝。这时应开沟施足羊栏肥或鸡粪农家有机肥,养大养壮植株,才能提高产量。

原产地 

在人们的印象中,杭白菊顾名思义是杭州出产的白菊花。但是,真正的杭白菊原产地并不在杭州,而是在浙江桐乡。桐乡自古就是菊乡,所产的菊花被命为杭白菊,千百年来享有盛名

桐乡是杭白菊的原产地,其种植历史源远流长。明末清初桐乡著名学者农学家张履祥,在其著作《补农书》中曾写道:甘菊性甘温,久服最有益,古人春食苗、夏食英、冬食根,有以也。每地棱头种一二株,取其花,可以减茶之半,茶性苦寒与苦菊同泡,有相济之服役期地种之数亩,其利视种豆自信。吾里不种棉花,亦有以此为业者。但采摘费工,及适市贸易,耳目混乱耳。种植甚易,只要向阳脱水而无草,肥粪甚省,黄白两种,白者为胜。可见,早在300多年以前,桐乡人即以种菊为业,不断积累种菊经验,并将白菊作为商品菊进行栽培。

  既然白菊原产桐乡,为何冠以字而称?这是因为古代桐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当时桐产白菊花大都通过安徽茶商转手销往外地。茶商为利用杭州的知名度,亦为保守独家经销之权益,常将桐产小白菊冠以杭州之名,久用则习以为常,慢慢便形成杭白菊之名。

 

参考资料 

杭白菊产地网

百度百科-杭白菊

浅蓝(2014-03-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