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黄金

作为中国产金第一市,招远市每年黄金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七分之一,在黄金优势的转化、黄金品牌的打造以及循环经济的发展上开辟出一条新路。

黄金是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4000年前)人类已识别了黄金。中国至迟在商代中期(公元前14~13世纪)已掌握了制造金器的技能,在河南安阳等地出土的殷商文物中即有金箔。《周礼·地官》中说:卝(音矿)人掌金玉锡之地。这是古代文献关于矿冶的。

 

  最早记载,说明当时已特设专职官员掌管官营矿冶了。相传战国时期随着商业的发达,黄金成为通行的货币,加上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生活装饰的需要,对黄金的需要随之增大。春秋时期托名齐相管仲作的《管子·地数》篇中说门“上有丹砂,下有黄金;上有磁石,下有铜。”说明春秋时期已有采金知识。

 

  招远属齐地,县境北部东西迤逦30余公里就有1000多古坑洞,西北有淘金河。玲珑等矿地表层的富矿脉有些苗露山脊。早年发现,经过地形变动,只能侧身进出的古坑洞中有灼烧残迹及木碳、木把铁凿、木锤及泥碗、黑陶碗等遗物。据此考证,说明招远掘坑采金的历史比较悠久。《史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进行币值改革,把黄金作为上币,下币为铜钱。但究竟起于何时,已难确考。最早见于史籍正式记载的为《隋书·辛公义列传》:牟州(公元596~605年)刺史辛公义“山出黄金,获之以献”。唐代民营坑治有所发展。群众对砂金进行了大规模开采。为了加强对黄金生产的管理,各地都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把陕西安康定为贡金之所。据《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凡天下出铜者州府。听人私采,官收其税”,矿冶出现了空前繁荣,诗人刘禹锡曾写有:“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民间采金业的兴盛情景。

 矿山就地冶炼多数采用传统的坩埚法熔炼,因生产工艺和处理物料性质不同,所产合质金的含金量也不一样,直接交售银行因含金量不高或含银不计价等原因,有的矿山为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采取了化学法除杂再次熔炼或电解法进行金银分离精炼。焦家金矿曾于1984年试验采用水冶新工艺,将氰化金泥经电氯化除去贱金属(用水溶液氯化法提金和氨浸法提银)获得含金品位99.9%成品金和含银99.9%的银锭,金泥中的铜、铅也同时回收(用湿法处理金泥有被推广的趋势)。招远金矿成功地研制出一种Φ1.5×1.8m的转炉熔炼金泥,取代了过去的坩埚熔炼,降低了成本,改善了劳动条件。这一方法在山东新城金矿等矿山普遍推广应用,效果较好。
    招远冶炼厂是我国自行研究、设计和建设的第一家黄金冶炼厂,专门处理多金属硫化物金精矿,以提取黄金为主,同时回收银、铜、铅、硫等,是综合冶炼、化工为一体的新型企业。招远冶炼厂的建成投产,为我国黄金生产冶炼工艺填补了一项技术空白,采用焙烧-酸浸-(盐浸)-氰化浸出联合工艺,解决了长期以来采、选、冶之间的生产矛盾,解决了金精矿长途外运损失(年损失率2%~3%),运输压力大和综合利用问题。

近年来,招远市积极引导黄金企业向黄金工业的上下游拓展,在黄金精炼、黄金交易、工业用金、黄金机械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目前,招远市拥有金银饰品加工销售经营企业近90家,并已培育出多个国内知名品牌。招金金银精炼公司所生产的“招金”牌金锭、银锭在伦敦金银市场协会成功注册,成为伦敦金银市场的合格交割品牌。 2011年,全市深加工黄金293.15万两(91.61吨),同比增长7.39%,其中,加工首饰9.68吨,生产金丝11吨,加工金条44.13吨,生产金盐26.09吨。已形成年冶炼加工金银产品200吨的规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5.5亿元;年精炼标准金锭达70多吨、标准银锭105吨 为推进黄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招远市对于资源利用水平达不到设计要求,特别是存在安全隐患的矿山坚决予以整合,通过优化整合促进了对境内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开发。 与此同时,招远市黄金“攻深找盲”工作取得新突破,新增黄金地质储量150吨,其中,埠内新增105吨,埠外新增45吨。
do.ve(2014-03-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