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步豆酱

豆酱是一种以黄豆、食盐、烧酒、米酒等为原料,经发酵后精制而成,为固体状,色泽呈黄褐色至黑色,味咸甜香的调味品。它内含蛋白质、氨基酸、还原糖,质醇味香,营养丰富。豆酱既可作为烹调佐料,又能作为蘸酱与食物同吃,还能用来拌饭拌面直接食用,是东莞百姓常用的调味品。东莞民间生产的豆酱,以寮步生产的豆酱最为盛名。

寮步豆酱的生产沿用着最传统、最天然的做酱工艺,靠天然的阳光去晒制豆酱。经过选豆、煮豆、制曲、混酱、日晒等工序制成。
    1、选豆。豆酱是用黄豆制成的,所以黄豆的质量直接影响酱料的品质。寮步豆酱一般都是选用黑龙江产的东北黄豆,那里的黄豆颗粒饱满,蛋白质含量高,豆皮薄有光泽,干净,少杂质,是用来酿制酱料的上品。
    2、煮豆。经过筛选后的黄豆,放到大水池中进行洗泡,经过水的洗泡以后,再把黄豆放到特制的大镬(铁锅)里浸煮,经过浸煮的黄豆完全吸收水分,显得特别饱满。煮豆的目的是使黄豆里的蛋白质适度变性而易于水解。

寮步豆酱制作的相关器具有:
    1、洗黄豆用的大水池和竹萝筐。水池一般为砖砌水泥底。水池大小可根据地方来定,一般为1米高左右的长方形。竹萝为农村常用的谷萝。
    2、煮豆用的大铁锅。一般是能装两担水的大铁锅为宜。
    3、制曲发酵用的木架和竹簸箕。木架每一格约20公分高,整个架子的高度约两米。装黄豆的竹簸箕为竹制品,直径在1米左右。
    4、生晒豆酱用的瓦缸及盖酱缸用的斗笠盖子。瓦缸为泥陶制品。一般约为80公分高,直径约为60公分大。斗笠盖子是一种专门制作、用来盖住瓦缸口的竹制品,为斗笠形状,高约40公分,底座要大于瓦缸口,斗笠上面要用一层沥青,以防雨水和吸热。

刘耀辉(2014-03-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