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白玉黄瓜,俗称白黄瓜,又名“梨园白”。 海阳白玉黄瓜是海阳市种子站从地方品种中经过多年定向系统选育而成的耐热、抗病品种,现已通过海阳市科委组织的鉴定,是真正的海阳的特产。
该品种品质好,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特征特性 植株生长势强,叶色浅绿。以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着生在第四节前后。瓜条圆筒形,粗细均匀,长18厘米左右,单瓜重200克左右,瓜色浅白绿色,有光泽,无棱沟,刺瘤少,果肉白色,质脆,口味佳。
海阳白玉黄瓜兼有水果的特征,白皮晶莹亮白,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功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份,同时还有葫芦素,柔软的细纤等成份,是难得的排毒养颜,促进新陈代谢的理想食品。
白黄瓜栽培上与青皮黄瓜的异同白皮黄瓜与青黄瓜的栽培技术大致相同,针对白黄瓜的特性,栽培上注意如下几点:
1、播种期选择:白黄瓜极早熟,耐寒性强,在华南华中地区播种期一般在12月25日-翌年1月15日左右。4月20日左右就可上市,比青黄瓜提早上市,价格比较高,每斤价格可到1.8-2元左右,给种植户带来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2、播种前的准备:种子消毒、抗寒锻炼、大棚消毒、苗床土准备、等方法与一般早熟黄瓜栽培相似
3、栽培密度:白黄瓜以主蔓结瓜,几乎没有侧枝,所以定植时比青黄瓜适当增加密度,在长沙地区一般采用双株双行种植,参考株行距40cm×70cm,4000左右株/亩,也可采用单株双行,参考株行距35cm×60cm。一般亩用种量150g左右。
4、定植后管理:白黄瓜幼苗时期是个关键性的时期,苗比较瘦弱,要多施、勤施肥,一旦过了这个时期,后期的管理就比较容易了。定植以后生长前期,抢晴天用2-3成浓度的粪水追施3-4次“促苗肥”,使苗迅速长起。
5、生长后期加强叶面施肥,保障幼瓜生长,延缓功能叶衰老。方法:用0.3%—0.4%磷酸二氢钾喷施叶面。
6、加强病虫防治:主要是加强对霜霉病的防治。一般用甲霜灵、雷多米尔、杜邦克露、霜疫必克等进行2-3次即可。
7.大棚黄瓜落蔓要领 黄瓜落蔓能使叶片均匀分布,保持合理采光位置,维持最佳叶片系数,提高光合效率,从而可以使生长势加强,结瓜期延长。不过,落蔓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保证温室大棚黄瓜优质高产。其要领是:
“海阳白黄瓜”已经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市场上随处可见的“海阳白黄瓜”字样将不得随意使用,生产经营者在使用该商标时,必须符合该证明商标的使用条件,并向海阳市蔬菜协会申请批准后方可使用。
据悉,白黄瓜在海阳种植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因其颜色黄里透白而得名,具有皮薄、肉嫩、味鲜、耐储存等特点,在国内外市场上也享有较高声誉。
为了让“海阳白黄瓜”尽快为农民创收,海阳市农业局专门成立了海阳市蔬菜协会作为商标申请人,海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则从2007年3月起就开始着手协助海阳市蔬菜协会进行“海阳白黄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请注册工作。
2011年4月,由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专家组成的考核组来到海阳,对海阳市白黄瓜国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考核,并顺利通过验收,成为继大菱鲆鱼之后我市第二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多年来,海阳白黄瓜始终沿袭传统的个体种植模式,一直没有实现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导致白黄瓜总体产量不高,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海阳白黄瓜的市场占有率和农民收益。2008年,海阳白黄瓜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得到国家标准化委批准立项,并于当年正式启动。在政府引导下,以海阳市永平蔬菜专业合作社为龙头,一批专业的果蔬种植公司和农民合作社迅速组织起来,成为示范区建设的主体,一改往日农民自行经营、封闭管理的局面。
为了提高示范区的科技水平,海阳市质监局与农业技术部门联手合作,一方面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示范区农民的标准化意识和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在查阅资料、咨询农户和反复实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海阳白黄瓜生产技术规范》。该规范的颁布结束了海阳白黄瓜有技术无规范、有参照无标准的历史。
过去,海阳白黄瓜主要以露天种植为主,产量相对较低。1990年以后,白黄瓜栽培技术不断改进,农民陆续采用拱棚、日光温室大棚进行反季节种植,但深冬栽植仍是技术难题。在嫁接换根技术推广应用后,白黄瓜深冬栽植一举获得成功,其时令价格也成倍增长,每公斤可卖到十几元,高峰曾卖到每公斤80元。
随着新技术的普及推广,白黄瓜栽植规模不断扩大,效益迅速提升。目前,该市白黄瓜种植面积已达5000多亩,日光温室大棚600多个,亩产量达到5000多公斤,以“海阳白黄瓜”为龙头产品的海阳里店镇果蔬批发市场成为胶东最大的果蔬集散地。
2009年,当地政府全面启动了2000亩“海阳白黄瓜”国家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并出台了《海阳白黄瓜国家标准化示范区实施方案》,明确了白黄瓜种植地环境、产品、农资、栽培技术、包装储运等五个方面的质量标准。规定生产经营者在使用“海阳白黄瓜”商标时,必须经海阳市蔬菜协会批准后方可使用。
“白玉黄瓜” 有上百年种植史
记者昨天采访获悉,海阳白黄瓜是由海阳本地品种改良提纯而来,在当地已有上百年的种植史。早期,海阳白黄瓜主要以传统品种零散栽植为主。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进行了品种优选,提纯复状。改良后,海阳白黄瓜长约18公分,约3公分粗,色泽晶莹剔透、白中泛绿、绿中透白、宛若润玉,故又有“白玉黄瓜”之美誉。其中,石家泊村的白玉黄瓜因其外形美、品质好、口味佳,富含多种营养成份,被荣幸地选送中南海,成为国宴佳肴,党和国家有关领导人品尝后,都赞不绝口,称其为“瓜中精品”。
参考资料:来自百度百科“海阳白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