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饼,是中国传统食品之一,用调成糊状的杂面摊烙而成,多由粗粮制作,也有细面制作。烙成饼后水分少较干燥,形态似牛皮,可厚可薄,方便叠层,口感筋道,食后耐饥饿。一般圆形,疏松多孔。
临沂人的主食煎饼就是诸葛亮发明的。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初,兵微将寡,常被曹兵追杀,一次被围在沂河、湅河之间,锅灶尽失,而将士饥饿困乏,又不能造饭,诸葛亮便让伙夫以水和玉米面为浆,将金(铜罗)置火上,用木棍将米浆摊平,煎出香喷喷的薄饼,将士食后士气大振,杀出重围,当地人也习得此法做食,但铜罗昂贵,且易开裂,人们便以铁成罗状的煎饼烙。从此煎饼在沂蒙大地上流传至恩至今……
煎饼是沂蒙山区民间传统家常主食,也是久负盛名的地方土特食品。煎饼是沂蒙山区传统家常主食,也是久负盛名的地方土特食品。其主要地域范围以山东临沂为主,南至苏鲁边界,北到泰安、潍坊南部一带,西至兖州、曲阜一线,东到大海。亦可以说是山东的代表食物之一。临沂煎饼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沂蒙人民即开始食用煎饼,相传孟姜女哭长城,所带食物即煎饼。清代蒲松龄在其《煎饼赋》中写到,“煎头则合米豆为之,齐人以代面食”,“圆如银月,大如铜缸,薄如剡溪之纸,色如黄鹤之翎,此煎饼之定制也。”食用煎饼需要较长时间的咀嚼,因而可生津健胃,促进食欲,促进面部神经运动,有益于保持视觉、听觉和嗅觉神经的健康,延缓衰老,不失为一种保健食品。购买指南:煎饼的特点是:圆形,呈浮白(如大米、麦子煎饼)、淡黄(如小米、玉米、谷子煎饼)、浅棕(如地瓜干、高粱煎饼)色,营养丰富,松酥柔软,便于存放,易于携带。
临沂尤其是沂水的煎饼,是最出名和最地道的。一般来说,在沂水,煎饼都是用玉米或者面粉或者两者结合作为原料来制作的。在乡下,基本上有很多人家都是自己家来摊煎饼的,当然市集上也有卖的;在城市的煎饼基本上都是用机器做出来然后拿出来卖的。沂水的煎饼不像在南方假传的那样子,因为沂水的煎饼不放任何其他什么蛋呢、菜啊之类的,就是单单那么一张摊出来的煎饼。一般来说,沂水的煎饼都是比较大个的,而且比较薄,只是一张圆形的煎饼折叠之后,才显得那么后。另外,吃煎饼可以锻炼嘴巴上的咀嚼肌。而且沂水人一般是用煎饼卷着其他一些炒菜啊或者咸菜或者大葱来吃,味道相当美味的。
煎饼的品类、色泽、味道多种多样。从制作使用的原料上分,有麦子煎饼、玉米煎饼、小米煎饼、高粱煎饼、大豆煎饼、地瓜煎饼、p子煎饼、荞麦煎饼、山芋煎饼等,用什么原料制作的,就叫什么煎饼;从制作所使用工具上又分为手工煎饼和机器煎饼;从制作方法上,分为摊煎饼、推煎饼、擀煎饼、滚煎饼等;从口感上分,又有酸煎饼、甜煎饼、原味煎饼等。不同的烙制工具,不同的原料,不同的制作方法,其色泽、味道、形状也各不相同。 制作煎饼有独特的工具,主要有鏊子、摊子、推子、油闹子等。鏊子,系用生铁铸造,直径一米,中间微凸略厚,边缘较薄,形如秃头锅盖,上面平整光滑,下面有三支角可以作为支撑。过去的鏊子是固定的,现在有人又制出了可以转动的鏊子,以提高产量。摊子(又称刮子),用木片做成,呈长方形,长宽比例为2:1,把手居中,看起来很像一把砍刀,而且更光滑,使用时横握把手,左推右抹,是摊煎饼的主要工具。推子(又称耙子)类似无齿耙。将长方竹片,上面垂直按上一个把手,可以用手拖曳,也就是用来“摊”煎饼的。油闹子,用白净棉纱,按做口罩的方法叠它三十来层,压实,用棉线细细密密的纳牢后,放入清油(花生油)里浸透,再拿出来晾干即可使用。其它如和面、发酵等工具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制作煎饼的主要工具有鏊子、油擦、舀勺、筢子、铲子。加工煎饼,当地人称“摊煎饼”。摊煎饼是一项专门的技艺,做法有刮、摊、滚、擀等多种制作方法。加工煎饼首先要制糊,将所用原料加水,用石磨推成糊状,当地人把这叫“糊子”。糊子稠了,勺子舀起来不能顺畅地倒在鏊子上,稀了,在鏊子上四散流淌,稀稠适当才能摊出好的煎饼。刮煎饼是将糊子舀在鏊子上,用光滑的木片把面糊摊开,刮平,刮薄,刮均匀。漏了的地方,挑一点糊子填上,顺手一抹,天衣无缝。煎饼熟时,周边会自动卷起,顺手揭起来即可。滚煎饼则是将糊子和成不软不硬的面团,直接在鏊子上滚,依靠鏊子的热度把面团沾在鏊子上一层,然后再用刮子一抹即成。摊煎饼是用耙子(推子)将舀到鏊子上的面糊从里到外或从外到里均匀摊一圈,煎饼糊所到之处就会在热鏊子上被迅速的凝固,耙子的长短正好等于鏊子的半径,所以耙子绕场一周,就成了一张煎饼。糊子制做好后立即加工,则煎饼甜,等糊子发酵稍微有点酸味时再加工,就是酸煎饼。不论使用那种方法,手要麻利,火候还要适当。煎饼很薄,很容易熟,火候大了或揭得慢了,煎饼会焦糊,火候小了或揭得快了,煎饼则不熟,所以加工一张好煎饼很有技巧,也很不容易。揭完一张煎饼,要用油闹子往鏊子上抹油,然后烙下一张煎饼。好的煎饼要薄如白纸,厚度均匀,饼面完整。在临沂加工煎饼往往是家庭主妇的活儿,过去女孩子到了能干活的年纪,第一样学的就是制作煎饼,过了门的时候,公婆要考察新媳妇会不会做活儿,只要摊一次煎饼就知道了。 现在,一些厂家为了提高煎饼的产量,使用机器像造纸一样制作煎饼,这种煎饼虽然也很好吃,但其样式、形状、手感、味道均不如手工煎饼。
制作煎饼的原料可以采用各种粮食,如麦子、玉米、高粱、谷子、地瓜干等,也可以同时混合使用几种原料。在1980年代以前,山东的煎饼多以地瓜干和玉米为原料。地瓜干、高粱制成的煎饼色泽浅棕,玉米面、小米面、谷子面制成的煎饼色泽淡黄,大米面、麦子面作的煎饼则呈现白色。淄博一带煎饼有“红白”之分,“红煎饼”是用高粱摊制而成,“白煎饼”多用玉米摊制。
临沂煎饼具有好吃、宜存放、宜携带、营养丰富的优点。优质的煎饼薄如纸,软硬适中,易折叠、宜存放、便于携带,一两个月也不会变质。因做煎饼的原料大都带皮带壳,含粗纤维多,营养丰富,便于消化。由于其适宜的软硬度、干湿度和柔韧度,长期食用,能够强筋健齿,生津健胃,促进面部神经运动,有益于保持视觉、听觉和嗅觉的健康,减缓衰老,确实不失为一种保健食品。
煎饼的吃法也很多。煎饼卷大葱是众人皆知的典型山东吃法,吃的时候,将又圆又薄的一大张煎饼,放上一棵洗净的大葱,沾上大酱,然后顺势一卷即可。电影《红日》中就有华野战士吃煎饼卷大葱的经典镜头。现今生活好了,吃煎饼配的菜肴也多了,卷猪头肉,卷芹菜牛肉渣,卷炸黄鲫子鱼,卷鲜香椿、腌咸菜、蒜薹、辣椒等等。美食家们还在做煎饼上下功夫,有的把鸡蛋打在刚烙好还未下鏊子的煎饼上;有的将大枣煮熟,搅在“糊”中,做成营养丰富,口感软甜的煎饼;有的把韭菜、鸡蛋、豆腐炒好,放入新摊的煎饼中,再用少量油煎过,做成菜煎饼等等。吃过煎饼的人都知道,刚刚从鏊子上揭下的煎饼是酥脆松软的,可以将其卷着吃,所以才有煎饼“卷”一说。冷却的煎饼由于失去水分会很干,但煎饼往往是叠在一起的,渐渐又会返潮而变得柔软,上面盖上布就会可以长期保持。待吃时,只要揭一张就成,非常方便。煎饼的特性是失去水分后会变得干、脆、硬,即使五尺高的壮汉吃起来也会累的青筋暴露。可是用开水一泡,便立即柔软如面,儿童、老人食用十分便利。
煎饼的衍生食品:菜煎饼、煎饼盒子、煎饼果子、锅巴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