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娘酒
世上好酒千千万,绿色美酒在客家!
你可能和过很多好酒,但是你喝的那些酒都是经过加工,里面包含了许多的化学物质。试问,你喝过纯粹的谷物发酵的酒吗?也许喝过,但是你喝过那通过客家妇女辛勤劳动,通过许多个日月才酿制出来的美酒吗?有或没有都没关系,现在让我带你走进客家娘酒的天地,品尝下那独具风味的娘酒!
客家娘酒,是一种糯米酒。客家米酒主要原料是大米或玉米,以天然微生物纯酒曲发酵而成,不加酒精和任何添加剂,是纯天然绿色饮品,可以直接饮用,也可与鸡等一起煲。有活气养血、活络通经、补血生血以及润肺之功效。所以,在我们那里,一般坐月子的女子都要喝娘酒煲鸡,其营养价值是比其他任何市面上的补品都要高的。
我们客家人本是中原那边迁徙到岭南这边的,相传一千多年前,中原汉人因避饥荒、战乱,大举南迁。一群妇女徙步越过千山万水,进入山区,累得再也走不动了,一个个昏睡在深山野岭之中。不知过了多久,一阵清风夹杂着一种特别的香味沁人心间,一位年长妇女慢慢苏醒时,见一位满头银发、红光满面的长者,用竹制的杓子,从容器中舀出清澈透明的液体,递给老妇说:“喝下去吧!”老妇轻轻呷了一口,刚闻醇香浓郁的气味,顿觉心旷神怡,随即疲累全消。老妇按照长者的指点,给每个姐妹嘴里灌了一口,转眼个个醒,精神焕发。望着妇女们惊奇的目光,长者哈哈大笑说:“这是用糖米酿成的酒娘。”接着向大家介绍了酿造方法,之后,扬长而去。这群妇女找到她们先来的家人,就在定居开拓,生息繁衍。后来,客家酒娘也世代相传。
客家人遍布全国各地,根据纯客家县市来判断,其中人群比较集中的有:广东、福建、江西这三个省。客家娘酒在广东梅州和福建宁化等较普遍。因此,客家娘酒有可称为宁化酒酿。
客家娘酒,浓醇香甜,发源于客都梅州,是客家人的传统特产,多为自家酿制。一般娘酒是从立冬后开始酿制,以糯米为原料,制作流程可以概括为选料、蒸煮、发酵、灸酒。一般要准备下列器具:大锅、蒸笼、背箕、瓦缸、大圆筛、酒瓮等。也许你会想要用洗洁精洗净,但是在客家地区,客家人都是用本地区随处可见的“布惊叶”泡洗。
娘酒酿造过程:
1、首先要将糯米用水泡透,然后沥干水
2、然后将沥干水的糯米放入大锅里,再放进适量的清水。然后蒸成饭,用客家话说就是“娘饭”,“娘饭”金黄金黄的,粘粘的,闻起来特香。
3、把蒸好的“娘饭”弄出锅,等“娘饭”晾到一定温度时,把事先买好的酒饼(主要起发酵作用)、红曲(主要起调色作用)按一定的比例放入,然后把“娘饭”放入酒缸里发酵,一般还要加些白酒进去,上面盖上盖。再在盖上放些稻草(现在一般用棉被,具体要视气温而定)等保温材料。
4、数天之后,“娘饭”便发酵到一定程度,这时一般酿制者可以尝尝味道怎样。如果认为发酵已经恰如其分时,便可用“酒筛”把酒弄进“酒瓮”里。把“酒瓮”用草皮封好,再在“酒瓮”周身涂上稀泥(起保护酒瓮的作用),然后放入火堆中(暗火)煮,一般是要把酒煮沸几次(要事先备些冷酒,防止煮沸酒漏出来)。有些人还加些补药进去煮,当然这个属于个人喜好了。取出来后四邻五舍都可以闻其香。刚做好的酒要端给亲戚、邻居尝新的,恰巧碰到路人,也要请他喝的。
5、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等“酒瓮”冷却之后放在铺好的红砖上面,弄些稻草灰在瓮脚处。客家娘酒就酿制而成了。
客家娘酒---适合身体虚弱,手脚冰凉,容易失眠,血气元气不足的女性,同时也适合厌倦了喝白酒,需要保护身体的男性.也是做固元膏的主要配料之一。在产妇生下小孩的一个月内“坐月”时,客家娘酒配以猪肉、鸡、蛋等煎煮,有美容、驱风、散瘀、活血、强身、催乳之功效。客家妇女有强健的体魄,客家娘酒功不可没。客家黄酒是火灸过的,颜色更深,能减少非常多广东人说的“湿”性,同时更容易长时间保存。全国各地都有客家人,但是客家文化中心是广东省梅州市,从这里出来的黄酒都是最正宗的。
以上从客家黄酒的历史,原料,工艺,储存等各个方面介绍,让朋友们了解到什么样的产品才是正宗的,什么样的产品才是绿色的,什么的产品才是原始的。现在的都市人都希望吃喝到最天然,最原始的产品。虽没有茅台、五粮液的尊贵,但绝对符合现代人的饮食要求,绿色无污染、营养不伤身,将它送给你的亲朋好友,一份好礼一份祝
愿!
http://baike.baidu.com/view/161324.htm(宁化酒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