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由于与果树间种,所以碧螺春茶叶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它起源于隋唐时期,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了,且在当时极富盛名。而据传它的名字来源于清朝康熙皇帝南巡时所赐予的,“碧螺春”这名字也与它的形态有关条索紧结,蜷曲似螺,边沿上一层均匀的细白绒毛。
碧螺春,名若其茶,色泽碧绿,形似螺旋,产于早春。 而它的种植也有一定的要求,就像它的产地太湖洞庭山一样,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质地疏松。也只有这样的地方才能种植出如此好的茶来。
饮其味,头酌色淡、幽香、鲜雅;二酌翠绿、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真是其贵如珍,宛如鉴赏一件工艺奇珍,个中妙境,可遇而不可求也, 仿如品赏传说中的江南美女。
碧螺春炒制的特点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凡是品饮过碧螺春的人,都会由衷赞赏它的嫩绿隐翠、叶底柔匀、清香幽雅、鲜爽生津的绝妙韵味,所以我将它介绍给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