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大红袍

武夷岩茶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山,隶属于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武夷岩茶品种繁多,其中以“大红袍”最为名贵。武夷山原产大红袍,素有“香高岩韵显,杯底留香”之美誉。景区内的6株大红袍母树,早已成为非卖品,近年已彻底禁止采摘。 

武夷山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代表,武夷岩茶的茶王,只且有武夷山才有大红袍。大红袍的春茶四月底五月初开采,每级又有细分,根据品质分为三级,以特级为上。除了等级,根据茶青产地不同,还分为:正岩,即茶青采自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品质最好;半岩,即采自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周边;洲茶,即采自武夷山风景名胜区附近的乡、镇。

武夷岩茶茶王——大红袍茶叶叶片图

武夷岩茶历史悠久,乌龙茶中的极品,大红袍乃是武夷岩茶中之的佼佼者。传说明末清初即有其名,目前大红袍的母树仅有数株,堪称茶中瑰宝。从2006年起,国家有关部门对母树大红袍停止采摘进行留养,最后一次采制的产品已收藏于故宫博物院。近年来,茶叶工作者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培育大红袍茶树取得胜利,其品质保持了原母树优异、独特的风格。

大红袍母树

关于大红袍名称的来历。明代有一上京赴考的举人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一和尚取所藏大红袍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并用锡罐装取大红袍带回京城。状元回朝后,恰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武夷岩茶大红袍就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贡茶。

寿龄达350多年的大红袍母树特写图

传说的真假暂且不谈,大红袍的药用功能却是确有其事,大红袍最大的特点就是性质温和,适合四季饮用,还有突出的健胃养胃功效,肠胃不好和寒气重的人可饮用。此外,还有防辐射和防日晒的作用。这也正是大红袍在健康饮品流行的今天走俏的原因之一。

面对屡见不鲜的新茶品,武夷山大红袍的武夷岩茶之王地位不但岿然不动,这源于它独特的魅力,还越来越得到认可,大红袍的制作技艺已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梧桐子(2014-03-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