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杏脯为阳高县王官屯乡所产,故又称“王官屯杏脯”。王官屯种杏树、出杏脯,还有个传说:
王官屯原来不叫此名,而叫“王官人”屯,后来人们为了顺口,便会去了“人”字。相传。在300年前,这里出了家贫好学的王姓年轻人,乡里百姓有感于他人突有志,便纷纷资助他。他也越发刻苦攻读,终于中了举人,并在外地做了官。当他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时,人们尊称他为王官人。当他看到故乡还是那样贫困,满山遍野仍是黄土风沙,百姓仍在饥寒交迫的困境中度日时,心里十分难过,为了报答乡亲们,他认为家乡的出路就是广种杏树,于是便写下了《劝种杏树歌》:
众乡亲,听我说,
故里怎把穷皮剥?
采凉山,水如金,
种籽一斗收八升;
采凉山,气候寒,
辛勤躬,霜冻完;
采凉山,土地薄,
种满坡坡难吃上窝窝,
种满沟沟难喝碗糊糊。
播下汗水收泪珠,
莫若多栽摇钱树。
君不见,
谁家有杏林,不愁饿扁肚?
谁家多杏林,尽过好光景!
“王官人”除了宣传,还在几个村落设立了粥市,任凭穷人食粥,自己分文不取,只有一个要求:凡食粥者,须将几粒杏核种到指定地点。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王官人,就把他的故乡称为“王官人屯”。老百姓也因种杏树而得到了实惠。
产地介绍:
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境三面环山,北为云门山,西为采凉山,南为六棱山,中部形成南北两个盆地。最高的六棱山,海拔2420米。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31.7%,川区占36.5%,丘陵区占31.8%,近于三分天下。境内有桑干河、吾其河、白登河、黄水河的黑水河。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7.1℃,无霜期约125天,降水量400毫米。其独特的地理、气候、土壤环境,十分适宜杏树的成长。全县13个乡镇多数产杏,其中尤以王官屯镇为最。
产品特性:
阳高山区所产的杏个大、味甜、核小、色鲜。阳高杏脯以优质杏为原料,将杏去核、晒干后即成杏脯。阳高杏脯用本地京杏果实精制而成,果肉色橙黄,肉厚,质地疏松,汁多味甜酸并有香气,品质上等。杏脯果片整齐饱满,肉质细腻柔软,不粘手,具有杏脯应有的酸甜风味。
加工工艺:
收杏→分选→去杂→过秤→切瓣→挖核→浸泡→沥干→糖煮→糖浸→二次煮制→二次糖浸→出缸→入屉控干→摆盘→烘烤→出房→回潮→整形→二次烘烤→出房→回潮→修剪整形→紫外线照射灭菌→包装→成品→检验→入库。
食用及功效:
杏脯色泽美观,酸甜可口,色、香、味俱全,保持了鲜杏的天然色泽和营养成分,是人们旅游,出行,茶余饭后的开胃零食,具生津止渴,去冷热毒之功效。
推荐理由:
阳高杏脯肉质醇厚,酸甜适口,营养丰富,绿色环保。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阳高杏脯风靡一时,成为大同人节日喜庆、馈赠亲友的首选物品,并荣获多项殊荣:1989年获全国星火产品金质奖章、1991年获林业部杏脯质量第一名、1997年获大同市十大名特产品,并一举打入国际市场,成为日本超市市场中的“中国名贵小食品”。
果脯是原料经糖渍后,再经干燥而成,成品表面不黏不燥,有透明感,无糖霜析出。果脯蜜饯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果糖,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另外还有果酸、矿物质、多种维生素、多种氨基酸及膳食纤维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杏脯是将杏去核、晒干后,就可以制成杏脯。阳高杏脯色泽美观,黄中透白、细无渣,酸甜可口,甘味悠长。生津止渴,去热解毒。杏仁还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功效。经常吃杏包仁,头脑聪颖,身轻体健,心力不倦,并能滋阴生津、宽中下气、软化血管等,实属滋补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