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特产——萝卜

      如皋萝卜干,产于江苏省如皋市,是江苏省特产。萝卜干净滑爽,筋少肉厚。其中有一种叫鸭蛋头的,形状很象鸭蛋,白皮白心,刚出土时只要手指轻轻一弹,马上皮迸口裂,甜汁渗出,吃起来嫩脆鲜甜。

      如皋人种植白萝卜至少已有千年历史。相传在唐太和年间(公元827-836年)如皋定慧寺僧侣早有种植,将萝卜作为供品,并馈赠施主,时称莱菔,其种子叫莱菔子,供药用。后逐渐流传民间,广为种植。清乾隆庚午年(公元1750年)编修的《如皋县志》载:“萝卜,一名莱菔,有红白二种,四时皆可栽,唯末伏初为善,破甲即可供食,生沙壤者甘而脆,生瘠土者坚而辣。”如今红萝卜种植已很少,只在端阳节前后有少量上市,都以白萝卜为主。 
  如皋地区气候条件优越,水肥条件较好,且多为沙性土壤,很适宜白萝卜的生长。经过数百年精心栽培和选育,所产萝卜品位明显优于外地所产,“如皋萝卜”名扬天下。而如皋又以如城周围新民及东陈、大明各乡所产的“赛雪梨”牌萝卜为最佳。现已培育出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白萝卜良种。如形似鸭蛋的“鸭蛋头”,茎盘细长似颈的“捏颈儿”,百日可收的“百日子”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皮薄、肉嫩、多汁,味甘不辣,木质素少,嚼而无渣,以嫩、脆、甜享誉四方。 2002年,在首届如皋.中国长寿文化节期间,国内保健专家们认为如皋的萝卜等食品有助消化等健身功效,有“萝卜响,咯嘣脆,吃了能活百来岁”、“烟台的苹果来样的梨,不如如皋的萝卜皮”等谚语相传。

      要是说,“如皋萝卜赛雪梨”,早已远近闻名,交口称赞;那么,近10年来,用如皋萝卜为原料精心加工制成的佐餐佳品如皋萝卜干,作为江苏省16 个出口上产中的大宗产品之一,更是誉满中外,备受欢迎。目前,江苏省共有四家生产萝卜、干外销,其余的三家产品均以当地地名来命名,唯独如皋萝卜干被外贸部门决定以“江苏萝卜条”定名投入国际市场。

      如皋的白萝卜有“鸭蛋头”、“溜头青”、“捏颈”、“百日籽”等品种,尤以“捏颈”和“百日籽”这两种耐寒味美的品种为良。“处暑萝卜白露菜”,萝卜宜于处暑下种,精心培管,至霜降期间即可陆续收获上市。选择白圆萝卜,去蒂叶尾须后细心洗净,务使雪白生光,腋制后才能保有晶莹光泽。洗净后纵切两刀,再切成桔片形条块,使块块有皮,有皮面约三块一市寸。选择西北风向的晴天(东南风向的空气湿度大,晒成的萝卜片易发红变质),放置通风处,在强光下摊晒。须勤加翻动,细心照管,夜晚、阴雨和霜冻时要及时遮盖。经过三四个晴天,萝卜片经风脱水后,只有原重的三分之一,而且清香四溢,本身已有甜味。经风脱水后的萝卜片须当即下盐腌制,百斤萝卜片加盐7 斤,如过夏食用则不得少于10 斤。下盐后细心揉拌,使盐分均匀粘着于萝卜片,次日你仍须拌和翻动、踩实,以后每日一次,连续翻四次左右,即可紧实装入容器密封,冷藏保管。月余,辣味去尽,色泽改变呈微红色,即可食用。(如家庭小量腌制,可装入小口容器,踩紧封实。农村常将容器口朝下,放在草木灰中,也有良好的密封效果。)生产如皋萝卜条,除满足城市人民副食需要,出口换取外汇支援四化外,也有利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种植白圆萝卜每亩收3000 斤,晒成萝卜片1000 斤,能收入100 元左右,卖给国家又可奖售化肥90 多斤,此外,萝卜叶子可腌制食用或制作绿肥哩!

     如皋萝卜,地道有味!

  

wm23939210336(2014-03-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