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州黄

沁州黄典故

在晋东南一带,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话:“金珠子,金珠王,金珠不换沁州黄。”。”晋东南地区的

沁县古为沁州,“沁州黄”是这里出产的一种小米,颗粒小,金黄色,被当地人称为“金珠子”。它是谷子家族中最特殊的品种,用真正的金珠子都不肯换,可见其珍贵了。

沁州黄由来

“沁州黄”又称“吴阁老”,这是因为清朝康熙年间在朝做官的大学士吴(王典)首先发现 ,而得此雅号 。说来还有段有趣的故事呢!相传300 年前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连庙里的和尚,老百姓也无暇施供了。在沁州檀山上的古庙里,住有一个和尚和他的几个徒弟,都是受苦人出身,为了产粮度日,就把附近贫脊的山坡地开垦出来,种上“糙谷”。不料,经过几年驯化,所种糙谷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变得米色蜡黄,颗粒圆润,晶莹明亮,吃来软绵喷香。不同寻常的是,用这种米熬稀粥,锅边不挂米粒,闷饭、蒸饭不就菜也越嚼越香,遂取名“爬山糙”。在朝做官的吴阁老,听说家乡出了“爬山糙”,就想亲口品尝,证实一下。他到檀香山庙里品尝之后,果见名不虚传,就把“爬山糙”的名称改为“沁州黄”,并带回皇宫进贡给康熙皇帝,康熙很爱吃。慈禧太后也喜吃用“沁州黄”熬出的八宝粥。从此,“沁州黄”声名大振,几乎年年成为贡品,供给朝廷享用。本地人夸起自己的土特产,就会念出这样的口头禅:“沁县三大宝,鸡蛋、瓜子、吴阁老。”其中第一宝鸡蛋,虽各地都有,可是沁州鸡蛋非同一般,其特点是皮红,个大,蛋清多,蛋黄小,蛋黄小如红枣。第二宝南瓜子,个大,仁肥,含油量高,当地常把它作为出门的干粮。而第三宝吴阁老 ,因他第一个发现沁州黄 ,久而久之,约定俗成,他的名字成了“沁州黄”的代名词。

沁州黄介绍

       沁县的沁州黄小米每100克含蛋白质15.2%,粗脂肪>5.76%,赖氨酸>0.28%,小碳水化合物76.1克,都不低于稻、麦,一般粮食中不含有的胡萝卜素,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B1的含量位居所有粮食之首。

       沁县的沁州黄小米米色金黄,松软可口,煮粥粘粘糊糊,不发楂,不回生,香味诱人,是人们居家饮食,老弱病人、儿童、孕产妇必备的营养保健佳品。 

沁州黄特性

  沁州黄的品种特殊,在于它择土性很强,只适宜在山区瘠薄干旱的土地生长,集中在沁县次村乡檀山、王朝、石料、钞沟、东庄等十多个自然村,约1333公顷的土地上耕种,每公顷产量约1500公斤。把沁州黄在别处引植隔一年就完全退化。它与山东金乡县的金米、章丘县的龙山米,河北蔚县的桃花米,并称为我国“四大名米”。

沁州黄制作加工

 

 

 

 

 沁州黄营养价值
小米本来就有滋补功效,在北方妇女生孩子以后要喝小米稀饭窝鸡蛋,可以滋补产后的虚弱。沁县地处太行山深处,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特别适宜于谷子的生长发育,因此“沁州黄”才谷香味浓,植物脂肪、可溶性糖类、粗纤维、蛋白质含量均优于普通小米、大米等。常食此米可治疗脾胃虚弱、反胃呕吐、腹泻等,还具有养阴、壮阳、清热、利尿、等功能,对高血压、皮肤病、炎症均有一定的预防和抑制作用。有肾病者直常食,脾胃虚者宜久食。
 沁州黄的功效:

  小米具有防治消化不良的功效。小米具有防止泛胃、呕吐的功效。小米具有滋阴养血的功效,可以使产妇虚寒的体质得到调养,帮助她们恢复体力。除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外,小米中色氨酸含量为谷类之首,色氨酸有调节睡眠的作用。中医认为,小米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用小米煮粥,睡前服用,易使人安然入睡。 
 
参考资料

沁州黄百度百科
http://www.sxczb.com/

推荐理由

沁州黄具有很好的营养优势,能补血、健脑。

柴仙仙网络能力秀http://abc.wm23.com/chaixianxian27

柴仙仙电商网络营销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aixianxian

山西杨硕网络营销博客http://blog.sina.com.cn/yangshuo5037 

杨硕网络能力秀http://abc.wm23.com/yangshuo5037

仙仙(2014-03-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