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 Crystal)是一种大型石英结晶体矿物,它的主要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化学式为SiO2。为了便于区分,国际上通常以(Rockcrystal)来特指天然水晶,别名晶石、水晶石、水玉。 发育良好的单晶为六方锥体,所以通常为块状或粒状集合体。一般为无色、乳白色,含伴生矿物离子时呈:灰色、紫色、红色、烟色、茶色、黄色等,少数有蓝色、绿色。部分含有包裹伴生石:方解石、云母、火山泥、碧玺等。
当二氧化硅结晶完美时就是水晶;结晶不完美的就是石英:二氧化硅胶化脱水后就是玛瑙;二氧化硅含水的胶体凝固后就成为蛋白石;二氧化硅晶粒小于几微米时,就组成玉髓、燧石、次生石英岩。
1、化学成分:二氧化硅,化学成分中含Si—46.7%,O—53.3%。由于含有不同的混入物而呈现多种颜色。紫色和绿色是由铁(Fe2 )离子致色,紫色也可由钛(Ti4 )所致,其他颜色由色心所致色。
2、伴生矿物成分:针铁矿、赤铁矿、金红石、磁铁矿、石榴石、绿泥石等包裹体;发晶中则含有肉眼可见的似头发状的针状矿物的包裹体形成。含锰和铁者称紫水晶;含铁者( 呈金黄色或柠檬色 )称黄水晶;含锰和钛呈玫瑰色者称蔷薇石英,即粉水晶;烟色者称烟水晶;褐色者称茶晶;黑色透明者称为墨晶。
3、结构形态:结晶完美的水晶晶体属三方晶系,常呈六棱柱状,柱体为一头尖或两头尖,多条长柱体连结在一块,通称晶簇,美丽而壮观。二氧化硅结晶不完整,形状可谓是千姿百态。
4、透明标准:水晶透明度与透过它的光的质与量有关。光线透明过厚度为1厘米以上的水晶碎片或薄片时,可以清晰地看到映出的图像。如果底像不够清楚,仅见轮廓,那便是半透明。
5、水晶光泽:玻璃光泽。无论在抛光面上还是在破口都是如此。光泽,指宝石表面对光线反射的一种光学性质。水晶既不像星光蓝宝石和星光宝石那样反射出绮丽的星光形条纹,又不像月光石那样发出淡蓝色波形光彩,更不像乘欧泊石那样闪烁着五颜六色。观察水晶的光泽,可用手握着它,以灯光或窗户投进来的光线看表面反射,透明水晶亮度与光泽强弱有关。
9、水晶折射率:1.544-1.553,几乎不超出此范围。——折射率,是当光由空气中透入宝石晶体,并产生折射现象,其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正弦之比值。
水晶属于三方晶系,但很多人误认为水晶是六方晶系,因为水晶常呈六棱柱状,柱体为一头尖或两头尖。水晶的晶体通常较大,从数毫米到数米不等,若干水晶晶体生长在一起,就是所谓的水晶簇了,美丽而壮观。
东海县的水晶,含硅量高,杂质少,性软,易溶化,其质量亦居全国之首。现存于北京地质博物馆的一块重约2吨多的“水晶大王”,就产于东海县。相传,孙中山先生的水晶棺所用的水晶,也为东海县所出。毛泽东的水晶棺,亦是选用东海县的水晶所做。
东海水晶甲天下。水晶,这一大自然的慷慨恩赐,不仅成就了东海“中国水晶之都”的美誉,也让东海117万民众有了狂欢的节日,两年一届的“中国东海国际水晶节”打响了东海水晶品牌,扩大了东海的知名度,促进了广泛的经贸交流,推动了东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县有三十万人从事水晶采集、加工、销售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