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中带有“梧桐”二字的河山名称

                                                       (一)梧桐河  

①梧桐河,发源于小兴安岭山脉哲温山,源头出自322.8高峦东麓。主流沿山势折向东南,西纳老梧桐河。流经龙首山又纳西梧桐河,三江水汇合后,水量丰沛、主流沿嘎拉基山弯曲向南流,纳西来的嘎拉基河。向东南流,又纳西来的细鳞河。继向东折而转南,逶迤流越右岸的梧桐山、左岸的尚志村,梧桐河自此出山,太平源沼泽地带。自梧桐山向东南流经3公里,左经宝泉岭农场二十五队境域,右经平顶山,继流已1公里,至梧桐河大桥。向下相继纳惠泉河、伏尔基河、鹤立河等人汤原境于船站处,注入松花江。
梧桐河沿流吞纳大小河流41条(其中许多是无名河)。梧桐河两岸发现多处原始社会末期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证明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就已有我们祖先在这里生息。辽金时代,历史文献记述有秃答水、主隈水部民在此河流域生息和征战过。《辽史?圣宗本纪》载:“统和二年二月乙己(日),五国、乌限于厥节度使耶律隗洼,以所辖都难治,乞赐昭给剑。从之。”其所辖之地,即今梧桐河流域。
辽金时期,中央政府每年都要道金牌、银牌或木牌使者,到这一带索取名鹰“海东青”,历史上曾发生过“阻绝鹰路”的斗争。金代时,梧桐河称乌屯河,河畔已有城堡。明代永乐 12年(1414年)设乌屯河卫,又称五屯河卫。清代称温登河、乌尔河。乾隆41年称武屯河。宣统二年(1910年),《兴东道总图》上始有梧桐河的标记。
梧桐河,系女真语乌屯河的转音。意为“木槽子”。“乌屯”是“乌春”的谐音,本为女真族乌春部的族称和姓氏。千百年来,由“乌屯”之间转名。  
②梧桐河(英语:Ng Tung River)是香港新界北区边界深圳河的支流,由红花岭及禾径山等多条山溪流至万屋边一带,沿沙头角公路流经莱洞、马尾下、横岭、军地至小坑村,其后河道变宽,流经龙跃头、乌鸦落阳至上水北部,在虎地坳(上水屠房一带)成为三角区,最终于罗湖与深圳河(近罗湖口岸)汇合。                                                              

                                           (二)梧桐山

  深圳梧桐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东经113 °17'~114 °18',北纬22 °23'~22 °43'的沿海地区,在深圳经济特区东部,西临深圳水库,东至盐田港,南北均临近特区边界。风景名胜区邻近繁华市区,面临南海大鹏湾,与香港新界山脉相连、溪水相通,具备了国内风景区名胜区中独特的地理位置。   面积为31.82平方公里,于1989年被林业部批准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于1993年5月被广东省政府授予省级风景名胜区。于2009年12月31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主峰海拔943.7米。     
梧桐山是国内少有的邻近市区、以滨海、山地和自然植被为景观主体的城市郊野型自然风景区,景观以其“稀”、“秀”、“幽”、“旷”为显著特征,其中“梧桐烟云”被深圳市政府评为深圳新八景之一。风景区所属的梧桐山主峰海拔943.7米,为深圳第一高峰,  梧桐山顶犹如仙境
雄伟的山势与变幻莫测的云雾刚柔相济、与广瀚的大鹏湾山海辉映;山里溪涧幽邃、植物茂盛,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珍稀动植物的庇护地和资源库之一。据调查显示:梧桐山分布的天然植被有维管束植物233科764属1376种,其中有刺桫椤、穗花杉、白桂木、土沉香、粘木等珍稀、濒危物种;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有24目64科196种。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蟒蛇、鸢、赤腹鹰、褐翅鸦鹃、穿山甲、小灵猫等。东湖公园景区集观赏、游览、文化娱乐、游乐服务于一体,是建市后的第一个市级综合性公园,见证了特区园林事业发展历程;仙湖植物园景区是中国观赏植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集植物收集、研究、科学知识普及和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是国内外著名的风景园林植物园。 也属于游乐区。                                                                                                                  

凌剑君(2014-03-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