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酱大头

     成武酱大头菜采用本地产大头菜,经过传统工艺腌制而成。此菜始于清乾隆年间,后经十几代人的钻研研究,先腌后酱,棕红透明,集香、咸、甜三味于一体,咸甜适度,香味绵长,口感清脆,风味独特.

  成武酱大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山东省成武县成武镇、九女集镇、天宫庙镇、孙寺镇、苟村集镇、白浮图镇、张楼乡、大田集镇、党集乡、南鲁集镇、汶上集镇、伯乐集镇等1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编辑本段制作方法

  选成武县成武镇小桥村产的大头菜,此菜个大、体光、无根杈,极适于腌酱菜。秋后,将鲜大头菜先在缸内用盐培。初腌1-2年,期间须翻缸4-5次。捞出后,削皮,用清水浸泡24小时,沥净水再酱。先下“四酱”(用过四次的酱,经下类推);10日后,下“三酱”;20日后,下“二酱”;最后一次下原酱。酱后,还要保养10多天,方为成品。酱制过程,夏天须45天,冬天要适当延长时间。

编辑本段生产条件

  山东菏泽市成武县素有“酱菜之乡”之称,一是原料丰富优良,成武县是中国优质小麦种植基地,盛产的小麦淀粉含量高,成酱率高。该县生长的苤蓝,鲜嫩脆圆、个大齐整、色泽鲜艳,是上乘的阉制原料。二是腌制蔬菜历史悠久。成武酱菜创始于清乾隆年间,1763年(清乾隆二十八年),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经成武,县令武秉仁贡以老银昌酱大头,深受乾隆嘉奖,成为宫廷御膳,享誉大江南北。[2-4]

 

编辑本段产地范围

  成武酱大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山东省成武县成武镇、九女集镇、天宫庙镇、孙寺镇、苟村集镇、白浮图镇、张楼镇、大田集镇、党集镇、南鲁集镇、汶上集镇、伯乐集镇等12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编辑本段专用标志使用

  成武酱大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山东省成武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成武酱大头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编辑本段技术要求

  (一)主要原辅材

  1、芥菜(大头菜):保护区内种植的芥菜,选用抗病、高产、商品性好、适合于腌制的优质桥杂58品种,每年11月中下旬采摘,要求成熟适度,新鲜完整,无病虫害。

  2、甜面酱:选用保护区内生产的小麦粉,用晒酱工艺生产甜面酱。

  3、生产用水:使用保护区内的地下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规定。

  (二)加工工艺。

  清洗芥菜→腌制→削皮→脱盐→酱渍(四酱→三酱→二酱→原酱)→成品。

  (三)加工要点。

  1、腌制:腌制菜坯时间不低于9个月。

  2、脱盐:采用清水浸泡脱盐,脱盐期间换水2至3次。

  3、酱制:菜坯入酱缸酱渍,每日打耙两次,日晒夜露,不得淋雨。春夏秋季,四酱工序酱制时间1个月,三酱工序酱制时间为2个月,二酱工序酱制时间不低于2个月,原酱工序酱制时间不低于3个月;冬季,四酱工序酱制时间1个半月,三酱工序酱制时间不低于2个月,二酱工序酱制时间不低于3个月,原酱工序酱制时间不低于4个月 

小新(2014-03-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