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特产——牛肉丸

潮汕小吃,品种繁多,香味可口,让人尝试以后绝对想再尝,其中尤以潮汕牛肉丸为经典。

牛肉丸起源

   潮汕牛肉丸作为著名的潮汕小食历史悠久,在汕头已有近百年历史,也是中华名小吃之一。早在20世纪之初,从潮州府城到揭阳城区,到开埠历史仅40多年的汕头(现今的“老市区”),就陆续出现过许多挑担子挨街串巷叫卖牛肉丸汤的客家小贩。尤其晚上在韩堤路八角亭至公园后面的韩江一带常有穿梭小舟,船头挂着一盏小灯,专为停泊在那里的客家货船供卖夜宵,专卖牛肉丸汤。聪明的潮汕人看到客家的牛肉丸很有特色,便将它引进“移植”过来。但潮汕人并不是简单地将客家牛肉丸的制法照搬过来,而是扬其长、避其短,想方设法做出潮汕牛肉丸的特色来。

   潮汕牛肉丸制作精细,味道纯正,柔脆而有弹性,牛肉丸是怎样从客家传到汕头来的?有人说,那是在民国初年,有一客家人,在潮州南门外摆卖牛肉丸汤,价钱便宜,口感脆滑,汤水鲜甜。当地有一个土名和尚、正名叶燕青的人,非常喜欢吃牛肉丸,成为这客家牛肉丸的常客,后发展成为好朋友。这客家人感其情谊,于是把客家牛肉九的制法传给了叶燕青。后来,叶燕青对牛肉丸的制法逐步加以改进,他制作的牛肉丸汤,在潮汕也出了名。久而久之,便逐渐发展成为潮汕的一道名小吃。

潮汕牛肉丸的做法

   制作潮汕牛肉丸的奥秘是:不能像制作普通肉馅那样将肉料切碎后剁烂,而要整片用钝器锤砸成泥。这种方法大约是能够使肉浆保持较长的肌肉纤维,从而在成丸后产生强韧的弹性。这也是潮州牛肉丸和其他所有肉丸的区别。

   店家在加工时要精选上等牛赤肉剔除掉牛筋(实际上它可以另行加工成为牛筋丸,也是高档的牛肉制品)。之后将牛赤肉放在大木砧板上,双手各抡方型大铁棒反复槌打,直至把它们捶打成肉酱状。这时可掺加一点生粉、翅脯、蒜头泥、白猪肉碎、味精、食盐、硼砂之后继续捶打。直至成为肉泥醮在手指头觉得没有什么粘性为止。之后舀取一小勺握在手心,稍为用力握捏紧之后就能从拳头上端虎口处挤压出杏儿那样大的生牛肉丸。先让它放于温水里定型之后捞出来置于大盘里备用。如果是要装入薄膜袋里或想要贮藏较久的时间则要进一步先将牛肉丸用慢火煮熟。待到要吃用时先将热汤煮沸然后放入生牛肉丸。当煮熟时它们便会膨大如一粒粒乒乓球般在锅内水中飘浮适时放进香菜芫荽与油盐之类(还可加入粿条面线等)便可享用了。牛肉丸吃起来香脆爽口又由于它素荤搭配得当吃起来魅力无穷妙不可言。

 

  煮牛肉丸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吃法:

1)用清水煮,煮时水不能太沸,否则牛肉丸不爽滑,煮上10分钟左右,肉丸变大,加上油,盐,味精,胡椒粉、青菜或芹菜粒等配料,配上沙茶酱或辣椒酱佐食。即可以成为美味的汤食,肉丸当在温度偏高的时候吃较好,如果凉了,请再将汤热一下,又可吃了。汤食味道宜浓宜淡,随各人之爱好而为之。
2)牛肉丸还可烤着吃,烧烤时把牛肉丸剖成两半,抹上酱料和蜂蜜烤熟即可大嚼。
3)可以涮火锅,喜欢辣椒的朋友,可用辣椒酱做调料,即食。在这推荐汕头沙茶酱

 
4)不同的朋友有不同的口味,还可将肉丸节切成小块,炒辣椒,炒青菜,炒香芹,等等,看各人喜欢怎么吃就可以怎么做。
5)休闲新吃法:将牛肉丸切成两瓣,放在锅里煎至微黄,上盘加点番茄酱,真的很爽!喝点啤酒,更爽!

6)牛肉丸还可以煮粿条——汕头牛肉丸粿条(粿条是类似河粉的东西),汕头人一般讲究原汁原味,通常那些粿条汤的汤底用的都是牛肉丸店煮牛肉丸后的汤或者是牛骨汤,一大碗香浓的牛肉汤里漂着几颗圆滚滚的牛肉丸,加上一把雪白柔滑的粿条和几叶青脆的香菜真是色香味俱全,勾人馋涎欲滴。再配上特制酱料—沙茶酱真是人间极品。

 

 

牛肉丸的营养价值

   其营养价值应该等同于牛肉,每100克牛肉中含有蛋白质20.1克,脂肪10.2克,钙7毫克,磷170毫克,铁0.9毫克,维生素B10.07毫克、维生素B20.15毫克,烟酸6毫克。其中的蛋白质是牛肉的主要滋补成分,组成牛肉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多,结构合理,为完全性蛋白质食品。捶打只改变牛肉的物理结构,不改变牛肉细胞的结构,所以蛋白质结构也不会变化。口感变好是因为经过捶打,使牛肉碎屑间距减小,咬起来比普通牛肉丸子更筋道,煮好的潮汕牛肉丸子可以在桌子上弹跳起来。

   潮汕牛肉丸以其美味引得了很多人的喜爱,当然将来潮州牛肉丸的技艺也会更加成熟,牛肉丸也会更加好吃。以上的研究只是冰山的一角,想要了解潮汕牛肉丸的美味,当然还是亲自来吃一下。  

 

洋洋(2014-03-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