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面酱

“保定三宝”之一的面酱,是当地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调料之一,蔬菜瓜果沾上点酱特别爽口。

“保定面酱” ,始产于清康熙十年,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质量优良,久负盛名,是理想的烹饪调料。保定的甜面酱由优质面粉酿造而成。质稠味甜,色泽红褐,盛入碗中倒置不流。传统酿造是将面粉制成团状,蒸熟后装入竹匾或木盒发霉数日,然后取出入池加淡盐水经日光曝晒半年而成。如今已在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人工培养米曲霉制曲,利用太阳能低温低盐发酵酿造。槐茂甜面酱入口绵甜,营养丰富,既可生食,又是烹饪的调味佳品。保定的小吃之所以香飘万里,受到老百姓的青睐,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烹炒炖烩中加入面酱调味。

面酱的特点是味美而富有营养,含有蔗糖的甜味和香油的香味,富含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甜酱好,完全是用上等面粉晒的,甜酱腌的瓜菜也有特色,我们冬季在保定吃山鸡炒酱瓜丝,酒楼把野鸡也切成丝,和酱瓜抢火合炒,鲜腴脆嫩,和淡入味,还真是一生中很少吃到的好菜,这就是保定的酱菜不是一味的咸,而是胶制以后,不失原来的菜味。

保定甜面酱的甜,不是在里面加糖那么简单,而是经过发酵和特殊工艺,自然散发出的甜味。

  说到面酱,就不能不说槐茂酱菜,而其中的保定三宝中的“两宝”就在槐茂。

  槐茂酱菜开业于清康熙10年(公元1671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光绪29年,慈禧太后途径保定,品尝槐茂酱菜后连声称好,并赐名"太平菜"。从此,槐茂酱菜身价百倍,当时,一斤(0.5公斤/千克)酱菜的售价高达1.7两白银(折合人民币500元左右).1902年曹锟在保定设立督军署,保定工商业繁荣,槐茂酱菜也进入了鼎盛时期。沿袭至今,发展到50多个品种,畅销世界各地.槐茂酱菜前身是槐茂酱园,位于保定市西大街路北一棵大槐树底下,因槐树紧靠门脸故起字号"槐茂",象征兴隆茂盛之意.

  下面来介绍一下面酱的制作方法:

先用水和面,不经发酵即上笼蒸熟,再经伏天日晒加温发酵,秋冬就能吃,酱香味美。陈年老酱的做法与甜酱做法略有不同:起初也是先将面用水和好,待其发酵上笼屉蒸熟,然后再用日光照射升温发酵,经过三个伏天才成为产品,待大部分水分被蒸发以后用勺子舀起来能拉成细丝,盛到罐内浮而不流,缸内面酱的表面象漂浮着一层黑色的油绸,红中透黄。

星洁(2014-03-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