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梧桐

梧桐,是高洁、孤傲、凄凉、哀怨、孤寂、悲伤的象征,在诗人的笔下,赋予了梧桐不同的感情,不管是忧是喜、是分是合,是孤独落寞,还是意志盎然,梧桐都是诗人心中情感的依托,挥之不去的眷念。

李清照《声声慢》写到:“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我想在当时,秋天的黄昏,风吹落的梧桐叶满地都是,细雨轻轻敲打着树上梧桐的叶子,南飞的大雁像一群过客,匆匆离去,而此时的诗人是独自一人。怎能不勾起她心中的愁绪、悲苦呢?雨落梧桐声,一下一下的敲打着她的心扉,使得她内心动荡不安,而此时的梧桐也是独自默默承受着雨滴、秋风、和慢慢逝去的繁荣时代,正所谓“花无百日红”,再美丽的花,终归也有凋零的时候,可是凋零时的凄凉,有谁能够体会能;梧桐不就是诗人的化身吗?此时梧桐的处境不就是诗人内心的写照吗?

李清照,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对梧桐怀有特殊的感情。李煜,一代君王,在国破家亡之后与梧桐邂逅。

还记得李煜的《相见欢》吗?“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短短的几句话,就勾勒出了诗人内心的苦楚与惆怅。在居住的小院,门是锁着的,锁着梧桐树,也锁着诗人自己,梧桐寂寞,自己也寂寞。深秋的夜,月如勾,凄清的月光洒落在这个幽深的小院里,除了,这个古老的梧桐树、就剩下诗人自己了,想到当初的辉煌灿烂,在看看如今的落寞不堪,诗人的心里是怎样一番滋味啊,这种愁绪,真是理也理不清,剪也剪不断。

关于梧桐的诗词还有很多,戴叔伦的《梧桐》“亭亭南轩外,贞干修且直。广叶结青阴,繁花连素色。天资韶雅性,不愧知音识。”就赞扬了梧桐高洁孤傲正直的品质。

周紫芝的《鹧鸪天》中写道“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也借梧桐倾述了离情别哭。

白居易的“寒月沉沉洞房静,珍珠帘外梧桐影。”借梧桐影,月光的冷清,写出了主人翁的闺怨之情。

梧桐,一颗平凡的树,却无数次出现在诗人的诗词中,无数次成为人们悲苦、孤独时借以倾述的对象,可见它平凡中的伟大魔力。

小娟子(2014-03-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