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家乡缘特级清香型安溪铁观音茶王
【产品参数】
生产许可证编号:QS350514010311
产品标准号:GB/T19598-2006
茶叶产地:铁观音发源地 福建安溪西坪海拔1800m高山云雾区
产品净重:250g(半斤装,5罐,30泡)
包装方式:独立单泡真空包装,隔绝空气,防氧化
储藏方法:需冷藏、密封、干燥、防忌异味
保质期:18个月
茶叶形状与工艺: 紧压茶
茶叶等级: 特级
茶叶生长季节:春茶
【产品简介】
铁观音,茶人又称红心观音、红样观音;既是茶叶名称,又是茶树品种名称。清雍正年间在安溪西坪尧阳发现并开始推广。天性娇弱,抗逆性较差,产量较低,萌芽期在春分前后,停止生长期在霜降前后,一年生长期7个月。有“好喝不好栽”之说。“红芽歪尾桃”是纯种铁观音的特征之一,是制作乌龙茶的特优品种。
铁观音不仅香高味醇,是天然可口佳饮,并且养生保健功能在茶叶中也属佼佼者。铁观音于民国八年自福建安溪引进木栅区试种,分「红心铁观音」及「青心铁观音」两种,主要产区在文山期树属横张型,枝干粗硬,叶较稀松,芽少叶厚,产量不高,但制包种茶品质高,产期较青心乌龙晚五。其树性稍,叶呈椭圆形,叶厚肉多,叶片平坦展开,适宜制种铁观音茶。
【产品特性】
“铁观音” 茶树,天性娇弱,产量不大,所以便有了“好喝不好栽”的说法,“铁观音”茶从而也更加名贵。纯种铁观音植株为灌木型,树势披展,枝条斜生,叶片水平状着生。叶形椭圆,叶缘齿疏而钝,叶面呈波浪状隆起,具明显肋骨形,略向背面反卷,叶肉肥厚,叶色浓绿光润,叶基部稍钝,叶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厂下垂,嫩芽紫红色,因此有“红芽歪尾桃”之称,这是纯种特征之一。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铁观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制作/加工工艺】
安溪铁观音的制作综合了红茶发酵和绿茶不发酵的特点,属于半发酵的品种,采回的鲜叶力求完整,然后进行凉青、晒青和摇青。摇青是制作铁观音的重要工序,通过摇笼旋转,叶片之间产生碰撞,叶片边缘形成擦伤,从而却激活了芽叶内部酶的分解,产生一种独特的香气。就这样转转停停、停停转转,直到茶香自然释放,香气浓郁时进行刹青、揉捻和包揉,茶叶卷缩成颗粒后再进行文火焙干,最后还要经过筛分、拣剔,制成成茶。
【原产地介绍】
安溪地处戴云山东南坡,戴云山支脉从漳平延伸县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有独立坐标的山峰522座,千米以上的高山有2461座。境内按地形地貌之差异,素有内外安溪之分,以湖头盆地西缘的五阆山至龙门跌死虎西缘为天然分界线,线以东称外安溪,线以西称内安溪。外安溪地势平缓,多底山丘陵,平均海拔300-400米。内安溪地势比较高峻,山峦陡峭,平均海拔600-700米。安溪铁观音主产区在西部的“内安溪”,这里群山环抱,峰峦绵延,云雾缭绕,年平均气温15—18度,无霜期260—324天,年降雨量1700—1900毫米,相对湿度78%以上,有“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之谚。土质大部分为酸性红壤,PH值4.5—5.6,土层深厚,特别适宜茶树生长。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范围,即现福建省安溪县管辖的行政区域内。详情参考: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网--福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录第8项
【饮用方法】
安溪铁观音茶的泡饮方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首先,必须严把用水,茶具,冲泡三道关,“水以石泉为佳,炉以炭火为妙,茶具以小为上”。
冲泡按其程序可分为八道:
1、白鹤沐浴 (洗 杯):用开水洗净茶具2、观音入宫 (落 茶):把铁观音茶放入茶具,放茶量约占茶具容量的五分之一;3、悬壶高冲 (冲 茶):把滚开的水提高冲入茶壶或盖瓯,使茶叶转动;4、春风拂面 (刮泡沫):用壶盖或瓯盖轻轻刮去漂浮的白泡沫,使其清新洁净;5、关公巡城 (倒 茶):把泡一,二分钟后的茶水依次巡回注入并列的茶杯里;6、韩信点兵 (点 茶):茶水倒到少许时要一点一点均匀地滴到各茶杯里;7、鉴尝汤色 (看 茶):观尝杯中茶水的颜色8、品啜甘霖 (喝 茶):乘热细啜,先闻其香,后尝其味,边啜边闻,浅斟细饮。饮量虽不多,但能齿颊留香,喉底回甘,心旷神怡,别有情趣。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1376.htm
2.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网---福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录:http://www.chinapgi.org/SiteNewView.asp?ID=1391&SortID=96
【产品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