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阵图遗迹位于弥牟镇西南,精致石栏围了数百平米空地,便看见全国仅存的八阵图遗址的6个土垒全部整齐列在不到100平方米的范围之内,每个土垒高不到两米,大小相近,高矮相当,成圆锥状,均散落在竹林中。其中的三个土垒基座完好,另外三个则已被破坏成半垒状。新近整修的用天然石材的围栏石柱上,手法精湛地雕琢出一幅幅体现三国时代的画卷。在土堆正面重竖了刻有清代李调元《八阵图歌》的石碑。每个土堆周围五米内都被纳入了保护范围,其间的建筑物拆除的痕迹宛然犹存。驻足遐思,不禁遥想诸葛亮当年演习布阵的场面。
八阵图分别以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命名,加上中军共是九个大阵。八阵图纵横皆八,共六十四垒方阵,每垒高三尺,宽一平方丈,外围以上城,有四门,用以练兵。每垒可站一人或一个战斗小组,粗看为简单方阵,实为变化多端的战斗组合。根据指挥信号变化,适应攻击与退守。晋桓温的常山阵势,唐李靖的四头八尾或六花,独孤及的衡抗于外、轴布于内……皆可顷刻组成。未动时,仍为八八行方阵。此弥牟八阵的垒数和摆法,后人有所改置。八阵图两方阵各六十四垒,加上两垒作为指挥台,共一百三十垒,名“当头阵法”。此后即以128垒作为基本定数,但排列已不是整齐的方阵,至清末仍为128垒。
今人感到颇为神秘的“八阵图”是不是子虚乌有呢?诸葛亮是否真的创有“八卦阵”呢?《三国·蜀志·诸葛亮传》记载:“亮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丘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作为古代战争中一种战斗队形及兵力部署图,诸葛亮的原“图”今虽不见,仍有传说为诸葛亮练兵遗址的所谓“八阵图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