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乌药
药理作用
1、抗菌、抗病毒作用 张天民等报道,乌药20 %的药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柯萨基B1 、B3 、B4 病毒(CBV)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RSV 病毒是引起婴儿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的主要病因,柯萨基B 组病毒(CBV) 的抑制指数均为4 个对数,属高效抗病毒药物。乌药的水和醇提取物对单纯疱疹病毒(HSV) 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属高效药物。乌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链球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另外,鲜乌药叶也有抗菌作用。 2、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乌药能增加消化液的分泌,还能对抗临床应用大黄引起的腹痛。乌药水煎液可明显增大家兔胃电幅值,有兴奋和增强胃运动节律作用。乌药水煎液可以显著抑制溃疡的形成,可明显对抗乙醇诱发的细胞损伤,具有细胞保护作用,此作用与剂量呈依赖关系,且还兼有全身作用,乌药的这种保护作用与神经功能有关。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乌药对心肌有兴奋作用,其挥发油内服有兴奋心肌、加速回流循环、升压及发汗作用,亦有兴奋大脑皮质、促进呼吸作用,局部涂用可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缓解复合肌肉痉挛性疼痛作用。
质量要求
一、天台乌药质量技术要求如下:(一)生产环境要求及采收方法。1.土壤应为红壤土或红黄壤土,呈微酸性(pH4.8至6.3),有机质含量≥5.78%,全氮≥0.292%,速效磷≥6ppm,速效钾≥126ppm。 2.选择海拔在300m至600m间的向阳山地栽培、采集。 3.生长6年至8年后可采集乌药块根,采集时间在冬季,采集后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二)质量特色。 1.外观:块根纺缍形,略弯曲。长5cm至15cm,直径1cm至3cm。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有细纵皱纹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棕白色。气芳香,味微苦、辛、有清凉感。切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而微红,有放射纹理(木射线)和环纹(年轮),中心颜色较深。 2.理化指标:水分≤11.0%;灰分≤0.86%;乌药醚内酯(C15H16O4)含量:采集后1年内不低于0.250%,采集后2年内不低于0.100%;去甲异波尔定(C18H19O4N)含量不低于0.5%。
化学成分
已知乌药中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油、异喹啉生物碱及呋喃倍半萜及其内酯三大类。 根、叶、果皮及种子中均含有挥发油,挥发油中主要组成大多为常见的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根中挥发油主要含有龙(borneol) 柠檬烯(limonene) β-草烯(β- humulene)等。叶中挥发油主要含有罗勒烯(ocimene) 、月桂烯(myrcene) 聚伞花素(cymene) 莰烯(camphene) 龙脑、乙酸龙脑酯(bornyl acetate) 依兰烯(muurolene) β-榄香烯(elemene) β-草烯、β-蛇床烯(selinene) 毕澄茄烯(cadinene) 等。 呋喃倍半萜及其内酯:这类成分是乌药中被研究得最多的成分,主要包括桉烷型(selinane type)香樟烯(lindestrene)乌药烷型(lindenane type):乌药烯(lindenene)乌药醇(lindenenol)乙酸乌药酯(lindenenyl acetate)乌药酮(lindenenone)、乌药醚(linderoxide)异乌药醚(isolinderoxide)吉马烷型(germacrane)乌药内酯(linderalactone)新乌药内酯( neolinderalactone)、乌药醚内酯(linderane)、伪新乌药醚内酯(pseudoneolinderane)榄烷型(elemane type)异呋喃吉马烯(isofuranogermacrene)异乌药内酯(isolinderalactone)表二氢异乌药内酯(epidihydroisolineralact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