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湖武昌鱼

   武昌鱼产于鄂城和武昌县境内的梁子湖。该湖湖面辽阔,直通长江,江水可倒灌。由此使湖水水质好、饵料丰富,便于武昌鱼的生长繁殖。武昌鱼属鳊鱼的一种,又名团头鲂。体形呈扁平状,重一市斤左右或二、三市斤,肉质嫩白,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属名贵淡淡水湖菜。又因为现代有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词句,使武昌鱼更为闻名遐迩。

   鄂城(今鄂州市)古称武昌,其西南有个六十万亩水面的湖泊,名梁子湖。梁子湖草丰鱼美。它的通江处为樊口。这里水势回旋,并有大小回流之分。“在樊口者曰大回,在钓台下者曰小回”(《武昌县志》)。唐代的元结有歌曰:“樊口欲东流,大江欲北来,樊口当其南,此中为大回。回中鱼好游,回中多约勾。漫欲作渔人,终焉得所水。”歌中所说的:“回中鱼”,即是武昌鱼。由此可知,武昌鱼喜欢生活在回流之中。具有补虚,益脾,养血,祛风,健胃之功效; 可以预防贫血症、低血糖、高血压和动脉血管硬化等疾病。团头鲂肉质细嫩、腴美,脂肪丰富,胜于长春鳊和三角鲂。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20.8克,脂肪15.8克,碳水化合物0.9克,热量229千卡,钙155毫克,磷195毫克,铁2.2毫克,堪称上等鱼类。

   武昌鱼是驰名中外的水产,盛产于武昌县和鄂州市共管的梁子湖中,封建社会时是贡品,现在是席上珍馐。烹制方法多种多样,十分讲究,其中最负盛名的是清蒸武昌鱼,制作最佳的菜馆是武昌大中华酒楼。这家酒楼由安徽人集资,创办于1933年,以擅长烹任武昌鱼著称。由于清蒸的方法最具代表性,通常以武昌鱼作为清蒸武昌鱼的品名。他们一般用一公斤左右的鲜活樊口鲂鱼作主料,辅以火腿、香菇、冬笋、鸡汤等十多种配料调料,上笼清蒸,严格控制火候,使之恰到好处。蒸好后再在鱼上缀上红、绿、黄各色菜丝,使之色彩艳丽,香味扑鼻,鱼肉细嫩,汤质鲜美。除清蒸外,他们还运用油焖、红烧、花酿等法创制三十多种鱼馔。
 

    

pp(2014-03-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