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

 

【前言】    

     汾酒,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在国内外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历史上,汾酒曾经过了三次辉煌:汾酒有着4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二十四史,使汾酒一举成名。

【汾酒产地】

汾酒是我国古老的历史名酒,产于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

【产地介绍】

     酒都杏花村,位于山西省汾阳市城北的307国道北侧,有青银高速公路过境,国家级东西铁路干线太中银铁路在这里建有客货两用站和大型集装箱货场,交通非常便利。以汾酒闻名天下。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时代,这里的杏花村酒已闻名国内。而且,历代的杏花村都以酿酒、酒文化闻名。盛唐时,这里以“杏花村里酒如泉”、“处处街头揭翠帘”成为酒文化的古都。历史上,我国著名文人、学者李白、杜甫、杜牧、宋延清、顾炎武、傅山、巴金、郭沫若等都赋诗赞誉。

【制作过程】

     汾酒属于清香型白酒,它以高粱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等数十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汾酒在酿造过程中要加入特殊的酒曲——大曲,这种酒曲是经过杏花村人千年酿酒工艺的结晶。

      先来说说汾酒制曲,汾酒的曲分三种--红心、清茬、后火。三种曲由相同的原料(无非就是高梁、豌豆之类)做成曲砖,在曲房里自然发酵。发酵过程中通过曲房师傅开关窗户来控制发酵温度以使相同的原料经过发酵而成为三种不同的曲。曲房的师傅相当辛苦,一般不能回家,就住在曲房里。一个曲房2000块曲,每两天就要翻一次。

   曲块发酵好后就放在室外3-6个月,使其中的微生物结构趋于稳定。之后就进入酿酒一步了。

     三种曲按照一定的比例粉碎,而后掺入高梁等原料里,上锅蒸透,入缸。这里要说一下,汾酒发酵最大的特点是地缸发酵,靠棉被保温,靠地热和发酵自产的热量来提供发酵所须的热量。发酵期为28天。出缸、蒸馏。这出来的酒叫头茬酒(渴过一次刚蒸出来的汾酒,还热着,大概有70度,很爽地说)。头茬蒸完后原料并不弃去。从蒸锅中取出直接和上曲回缸再进行28天的发酵。这次蒸出来的酒叫二茬。这之后原料里的淀粉基本已经利用完了。

【储藏方法】

 常温下储藏

【汾酒特性】

 颜色清澈透明,气味芳香馥郁,入口醇厚绵柔!

【汾酒诗词】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汾酒总述】

     汾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在国内外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历史上,汾酒曾经过了三次辉煌:汾酒有着4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廿四史,使汾酒一举成名;晚唐著名诗人杜牧一首《清明》诗吟出千古绝唱:“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汾酒的二次成名;1915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甲等金质大奖章,为国争光,成为中国酿酒行业的佼佼者。汾酒风格

【汾酒文化节】

  “中国山西第二届杏花村汾酒文化节”9日在山西杏花村拉开帷幕。本届汾酒文化节旨在使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汾酒历史有所了解,从中看到中华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汾酒有着4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1500年前就已成为宫廷御酒,唐代大诗人杜牧的《清明》诗,让杏花村家喻户晓,1915年捧回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甲等金质大奖章,新中国成立后五次蝉联“国家名酒”称号。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坐落于吕梁山脉子夏山下,拥有“杏花村”“竹叶青”两个驰名商标,以生产经营汾酒、竹叶青酒为主营业务,是全国最大的白酒生产基地之一。2005年公司荣获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2006年相继荣获“中国酒文化学术活动基地”“优秀企业创新形象十佳”的殊荣。2007年汾酒作坊遗址、汾酒酿造工艺相继通过了非物质文化世界遗产的国家级认证。

  以“传承国宝,清香久远”为主题的“中国山西第二届杏花村汾酒文化节”自10月9日至19日历时11天,举办学术、文化和艺术等多项活动。

夏天(2014-03-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