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植物的根(梧桐根)、树皮(梧桐白皮),叶(梧桐叶)、花(梧桐花)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秋季种子成熟时将果枝采下,打落种子,簸去杂质,晒干。密贮干燥处,防蛀。
【药材】干燥种子,圆球形或类圆形,径6~8毫米。黄棕色至深棕色,表面皱缩成网纹状。外层种皮较脆,易破裂,内层种皮坚韧,除去后,内有肥厚的淡黄色胚乳;子叶两片薄而大,紧贴在胚乳上,胚根位于较狭的一端。气、味均微。以个大、饱满、棕色、无杂质者为佳。
主产江苏、浙江。此外,甘肃、河南、陕西、广西、四川、安徽等地亦产。
【化学成分】含脂肪油(不干性油)39.69%,灰分4.85%,粗纤维3.69%,蛋白质23.32%,非氮物质28.45%,并含咖啡碱。油中还分离出苹婆酸。
【性味】甘,平。
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本草再新》:"味苦辛,性温,无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肺、肾三经。"
【功用主治】顺气,和胃,消食。治伤食,胃痛,疝气,小儿口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