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春节又叫皇年大节、过大年、旧历年,俗称“年歇”、 “年关”。是普天同庆的节日。不仅筹办时间长,而且隆重、礼节繁多。主要过程有五个。
(1)办年货,一般从前一年的腊月二十就开始筹办春节事宜。有“年二十,做花衣;二十一,赶年集;二十二,添家具;二十三,整容冠;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割豆腐;二十六,买鱼肉;二十七,杀小鸡;二十八,贴花花(贴春联、花窗);二十九,灌潭酒;年三十,包饺子”的童谣。家乡的镇上逢单日起年集,一直到腊月二十九,男女老少赶集上店购买年货。
(2)除夕。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为除旧迎新之夜。人们往往是通宵活动。晚餐既开得早,又丰盛。也叫年夜饭、大团圆节。家家打扫庭院,高挂红灯,鸣炮安神,主人要在中堂牌位前摆供焚表上香,全家人共进晚餐、饮家宴、吃团圆饺子。晚餐后,户户生火炉子,燃树疙瘩火,烤棉花秫。一家人一边烤火,一边叙往事,猜谜语,打扑克,一边吃年糕,饮香茶、品糖果等,寓意“年年日子香甜”。欢歌笑语伴随着火花飞舞,洋溢着温馨和谐的家庭亲情。有的邻里也串门互访,祝福拜年,同主人家偎着火一起聊天,说说笑笑直达深夜,俗称“熬岁”。;有“除夕烤花柴,越过越发财”。
(3)过大年。正月初一到初五为新年正式节日,有“节一天,戏三天,年五天”的说法。主要的年事活动有:
正月初一凌晨,第一件事就是祭祀活动。这一天零时钟声一响,家家争先恐后地鸣爆竹,在家神牌位前摆供、上香焚表、告先祭祖,跪拜祝福。有的还在院子中间插香敬天地众神、井台插香敬龙王、门梆边插香敬门神、灶台插香敬灶君,槽头插香敬牛王和马王,有手艺的工匠艺人还要设牌位上香敬鼻祖。同时,还要在各敬神插香处,浇点人未吃过的饺子汤。新年第一吨早饭,全家人必须团坐就餐,桌上摆一盆由粉丝、肉丝、调料混做的“和菜”,一家人边吃圆蒸馍、枣花馍,边品和菜,边吃饺子,边唱“圆馍饺子就和菜,和睦团圆真自在”的民谣。这一天也是家人郊游迎春最消闲的一天,到处鼓乐喧天,舞龙、玩狮子、踩高跷、冲旱船,一派狂欢的节日景象。
正月初二开始,是春节瞧亲访友大拜年活动,一般在初五前进行,最迟延续到正月十六,有“走亲戚走到十七八,又没豆腐又没渣,串门果子(点心)哏掉牙”的趣话。
正月初三早上是家祭日,没有牌位的可坟祭、郊祭。
正月初四为门神生日,中午吃面条与门神过生日,晚上放爆竹,为迎初五安神而欢庆。
初五又叫大破五(谐音破物,寓意可以打破年关的物件摆设次序,重新布局)。这一天早晨,家家往十字路口送穷灰,打扫庭院,标志着一年新生活、新秩序,脱贫致富的开端,也是一家人新年大团圆的最后一天。这天中午鸣鞭炮,祭家神,共进丰盛的午餐,畅谈新的一年的家庭美好憧憬和个人抱负。同时,从除夕到初五,每吨饭后,锅内都要放用酵子和面做的馍,叫压锅镆,寓意天天发,年年发。
过大年的禁忌有:从除夕到初四期间,打扫的垃圾忌运出家门,否则,一年内会破财;忌打破物品;忌说不吉利的话,忌吃泡馍,若吃了,一年内出门肯落雨淋头;忌动用剪刀,若用了,一年内老鼠肯咬破衣服。另外,还有七不杀生的禁忌,即:初一是鸡日,不杀鸡;初二是狗日,不杀狗;初三是猪日,不杀猪;初四是羊日,不杀羊;初五是牛日,不杀牛;初六是马日,不杀马;初七是人日,不行刑。
(4)续节。主要有:
①初六大开市,早餐吃饺子,又叫蹶尾巴扁食,吃罢饭每个人要上班,各奔工作岗位,各行各业都要燃放爆竹,开市营业。
②初七有两个节气,一个是为鼠节,要吃饺子,叫捏鼠嘴,避免老鼠咬破衣物。晚上,人们要早睡觉,因为老鼠要娶亲,有“初七初七,老鼠嫁女”的俗语。二是火神生日,中午要吃面条。
③初八为棉花节,早上要吃饺子,叫捏花疙瘩。初十要过十烙,吃烙的油馍、炸的油饼。寓意合家团圆,时常快乐。十一到十三为艺术节,差不多的村、镇、县、市都要举办民间艺术表演评优活动。
(5)元宵节 一般过三天节,又称小年关、灯节。正月十四晚,各家鸣鞭炮,吃饺子,摆供焚香安神,晚上高挂彩灯,试放礼花。正月十五民间艺术表演大登场,晚上观焰花、赏花灯、猜灯谜,歌舞狂欢,大多通宵达旦。正月十六,艺演达到高潮,人们停犁子歇耙,消闲“游六儿(旅)”,有“正月十六儿,骡马闲日儿”的民谚,晚上仍然火花银树,不眠之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