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皮影戏

家乡区县: 罗山县

     中国皮影戏已经被列为中国第29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山的皮影戏也演绎和传承着浓浓的罗山乡土文化。从小就知道,哪家有了喜事家庭条件不错的就会请皮影戏班来唱皮影戏,那时候,由于经济水平低,文化生活也很贫乏,一听说哪里有唱皮影戏的,大晚上就算走几里路也要去看。大人带着孩子们,抱着小凳子,欢欢喜喜地去看皮影戏。

       罗山皮影的影人是用水牛皮制作,工序复杂,制作精美,影人美轮美奂,栩栩如生,生、旦、净、丑行当齐全。影人的颈部、双手用铁丝插上竹竿,可以随意行走、做出各种动作。上世纪80年代以前,当地还有做成小皮影人给孩子做玩具的风俗。可见其在民间的魅力。

       罗山人把皮影戏的演出班子叫“一担箱”,班子没有特别取名,而是以领班师傅的名字来区别。每个班子一般由8个人组成,全箱(道具)为120套剪影,一块长6尺、宽3尺的白布做影幕。表演时,师傅用不同的嗓音、唱腔扮演不同的角色,最多时,一个师傅双手要挑七八个影人,演七八个角色。乐手在幕后既伴奏又配音,还要伴唱,伴奏乐器主要是胡琴、唢呐、锣鼓。罗山皮影用本地方言道白、对话,唱腔特色鲜明,曲调简单而优美。

       2006年,罗山皮影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一批民间文化遗产抢救项目。2008年,罗山皮影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安静了(2014-04-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