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 阳 铲

家乡区县: 洛阳市老城区

作为数千年帝都的洛阳,其地下拥有大量的文物以及古迹,特别是在洛阳的北邙山上,几无卧牛之地,遍地皆是各朝各代的古墓,有这么一句诗为证:“北邙山上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由于北邙上上绝佳的风水,致使王侯将相、名人骚客尽将自己身后之地选于此,而厚葬的习俗,又使得从古至今盗墓成风,特别是在拥有大量墓葬的的洛阳,虽北邙山上少闲地,然亦是十墓九空,盗墓贼在盗墓的过程中,为确定墓室位置以及自身安全,不断更新盗墓工具,才使得“洛阳铲”营运而生。关于“洛阳铲”的传说至今仍是说法不一,下面我具体为大家介绍几种较为流行的传说。

一种说法是明成祖时期,郑和七下西洋,宝船所到之地将所带物品馈赠于当地人,以示我巍巍华夏为强大之邦,其中就有当时出土的一些文物,而这些文物在国外倍受青睐,后来我国士大夫阶级亦是将赏弄古玩视为其志向高雅的一个标准,由于有了这么一个重要的市场,使得民间盗墓成风,洛阳则成为众目睽睽之下的宝地,外来人以及当地人开始疯狂的盗挖洛阳北邙山上个古墓,在盗墓的过程中,出现一种略带凹形的铁铲进行勘探,这就是洛阳铲的雏形,随着盗墓贼的广泛应用,“洛阳铲”不断得到更新,并流行于明朝中叶,相传至今。

另一种说法是上世纪20年代初,身居洛阳的北邙山下的村民兼盗墓者李鸭子经过长时间观察和探索所发明并经过其在实践中的不断改造,成为盗墓贼们最得心应手的盗墓工具。亦是成为现今考古学家勘探墓葬的重要工具。

不管“洛阳铲”的来历为何,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原因乃是因为当时市场的需求,以及盗墓成风所致,可以肯定的就是“洛阳铲”出自于盗墓贼之手。然“洛阳铲”虽出自于盗墓之手,但其作为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洛阳铲亦是发生这不断的变化,当今已成为我国考古学家进行考古工作的重要工具,同时以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

巴洛克遗痕(2014-11-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