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叶邑镇这块而又充满活力的沃土上,留下了叶公、孔子、刘秀、李白、梅尧臣、陈与义的足迹,也铭刻着段永建、李殿臣、杨金印等英才的童年记忆。
“走马红阳城,呼鹰白河湾。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这是大诗人李白在叶邑镇写下的《南都行》一诗,《南都行》一诗讲述了李白居住安陆期间北游红阳古城的情景。
据《叶县地名志》记载,红阳故城叶县旧县乡(今叶邑镇)大、小田庄之间,即叶邑镇倒马沟一带,是汉成帝舅父王立的封地,红阳城在亲以前不见于史,为西汉所新置县治。红阳县隶属荆州南阳郡,汉成帝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封舅父王立红阳侯,红阳遂成侯国。王立是汉成帝之母元帝王政君皇后的异母弟,汉成帝继位,母以子贵,王皇后据皇太后尊位。王皇后的兄弟王凤任大司马将军,领尚书事,总揽朝政。到了河平二年,作为王风庶弟的王立,与其他三位兄弟和一个侄儿5人同日封侯,时人谓之“五侯”红阳侯王立食二千一百户,就是说红阳侯有农户2100户,大约10500口人。后来成帝渐渐长大,发现五侯骄奢,积怒于胸,责问司隶校尉,为什么不举奏正法,王立等刚有所收敛。王凤死,王商掌政。红阳侯王立位特进,领城门兵。王商死,红阳侯王立应当执政,因丞相司直孙宝告发红阳侯王立勾结南阳郡太守亲多百姓田地数百顷,而以自己新垦荒田名义上缴国家,从中骗取巨额国家补偿。成帝废王立不用,而用王立弟王根为大司马骠骑将军辅政。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红阳侯王立受侍中淳于长巨贿事发,被发遣就国,到红阳城居住。此后,王立的侄子王莽得势。元始三年(公元3年),王莽进爵安汉公,怕有朝一日姑母启用叔父王立,而使自己失宠,就派人到红阳城逼迫王立自杀。王立做红阳侯30年,死后其子王柱袭红阳侯位,至地皇四年(公元23年)王莽政权覆灭而绝。红阳侯国存在了半个世纪,红阳侯作为权倾朝野的“五侯”之一的封国之都,其规模和建筑较原来的一县之治肯定要显赫得多。王立虽一再受挫,但他居住于红阳侯的10年间,红阳城的繁华是显而易见的。
在叶邑镇澧河北岸边有一个小村庄叫收金店。这个村子为什么叫收金店哪?传说和作为叶县古代八大景之一的澧水长桥有关系呢。相传唐朝天宝年间,唐玄宗荒淫误国,杨贵妃恃宠乱政,百姓处于水很火热之中。有一个叫李鬼的土匪头子,在澧河畔白天摆渡,晚间便打劫过路的富商或官吏。然后,把抢来的财物分给当地的穷苦百姓。叶邑镇作为古代的交通要道,许多过往人员必须坐李鬼的渡船过澧河。有一天,日落西山之时,从南方飞来一队人马,到澧水河畔已是掌灯的时刻,他们喊来李鬼要渡河赶路。李鬼一听口音便知来人是南方人士,那箱中肯定有金银财宝。月黑之时,船行到河中间,李鬼谎称传出了故障,需要停下来修理。船刚刚停下,从水中便窜出几个蒙面大汉,手持大刀长矛,将船上的财物抢劫一空,谁知箱中是南方官吏献给杨贵妃的寿礼。明天可是当今皇上最宠爱的杨贵妃的寿诞之日,准备了多时的寿礼被抢走,如何了得!去祝贺怎么能空手呢?不空手去,寿礼怎么置办?几个官员急得差点寻短见。他们商量后连夜赶往长安。第二天一大早他们赶到长安,把事情的经过报告了贵妃娘娘。杨贵妃听后大怒,马上派人到澧河岸边周围的村庄逐户搜查被抢劫的钱财,结果却找不到下落。杨贵妃恼怒不已,再次派官员查办此案。李鬼听说后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当地群众要倒霉,于是马上召集民众利用抢来的寿礼钱在澧河上修了一座大桥,桥头上立碑说是杨贵妃给捐钱修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