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江区基本概况

家乡区县: 汕头市濠江区

濠江区位于广东省东部,西与潮阳区接壤,北隔礐石海与龙湖区、金平区相望,东南濒临南海,濠江蜿蜒贯穿全境,海岸线总长达92.8公里,沿岸深水港湾和浅水海滩20多处,

濠江区

。濠江区人文历史悠久,唐宋时代便有文字记述,明清时代已成为粤东沿海对外经贸要地,是潮汕文明古镇和著名侨乡。现有9万余名旅外乡亲,在世界各地事业有建树者甚多,仅在香港就有5名太平绅士。2010年年初,濠江区被列为广东省推广顺德经验深化县级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并成为广东省编办行政体制综合改革的联系点。2010年10月,《汕头市濠江区行政体制综合改革方案》初稿形成。历经多次修改完善,最终形成方案,并已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准和省编委备案。2011年3月23日,汕头市召开了濠江区行政体制综合改革动员大会,宣布启动了行政体制综合改革。濠江区成为2010年底省委、省政府在全省选择25个县(市、区)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后,首个发力攻坚行政体...

地形地貌

濠江地质地貌以丘陵为主,山不高峭,多怪石,海拔多为60—100米。北部是石山地,海拔196米的区内最高峰香炉山位于其中,自西北向东南延伸至埭头、东湖。西北部的叠石山,由众多巨石堆叠而成,形成螺旋状的天然石洞。东南部为广澳山地,东西走向,两端延至河渡、广澳入海。中部从猫山岭至河渡营盘山,东部从北洋大坑至葛洲,南部马凤南片区均是大片平地,平坦土地面积约70平方公里。 河浦半岛西部为连绵的丘陵,中部为居民区,东部多为稻田,大部分为围海造田。河浦半岛与达濠岛相隔一条“濠江”(实为海峡)。达濠岛边缘间有小块平原,多为沿海台阶和宽谷的冲积土而成,马凤南属沿海的冲积小平原。濠江区丘陵属燕山期酸性花岗岩,多为粗粒花岗岩和斑状花岗岩。

主要山脉

濠江最高峰——香炉山在礐石风景名胜区的北面。香炉山巅两块巨石相叠,高数丈,色如古铜,上粗下细,状如香炉鼎立,晨曦初晓,烟雾缭绕,因而有“香炉晓烟”之美称。据说从汕头港出海远航,香炉山巅为视线的最后消失点,反之,远航归来时刻是视线的最先见陆点,潮汕游子喻之为“乳山”,它是达濠渔民航海的重要标志之一。 香炉山海拨196米,山呈笠状,上部多石,南北面坡陡,登香炉山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西面的红光水库旁小道穿过一片羊桃果林后上山,这是最便捷的攀登香炉山路线;另一条则是从香炉山南麓的珠浦村百公岭上山,此路线需绕行较长路程才能到达香炉山下。晴日里登上香炉山巅远眺,汕头南、北区一览无遗,北区高楼林立、鳞次栉比,汕头海湾平静如镜,而南区达濠则是碧水青山、濠江如练,风景秀丽。

历史

东晋潮阳置县,属潮阳县地。 宋代属潮阳县奉恩乡。 明洪武十四年(1381),设招收都及砂浦都。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设招宁巡检司于大栅,管辖招收、砂浦二都。 招收都所属村落:湖边、林後、东湖、许家洞、塘边、下里、东陇、南沙湾、鸡冈、马窖(马窖有寨)、羊背、大册、冈背、崎石、浮山、濠浦、楼下(濠浦、楼下有寨,竟毁於贼)、孤山、军船头、半径、新寮、上浦、葛头、茂洲、坂上、西山、踏头埔、赤港、青林(踏头埔、赤港、青林俱有寨)、下园、下尾(下尾一名华美、明隆庆二年招林道乾安插於此)、丰积、埭头(埭头、下尾有寨)、白沙、溪头、下浍、三寮、河渡门。 砂浦都所属村落:砂浦(有寨)、施厝边、牛田、磊口门、蘇梅湾、葛洲、澳头、上头、东湖。 清初,招宁巡检司东移达濠埠。 招收都:踏头埠(即达濠招宁司暨水师守备驻此)、林石、东湖、许家洞、塘边、华里、东陇、南山(即南沙湾)、鸡冈、马滘、洋背、大册、冈背、崎石、浮山、濠浦、楼下、孤山(废)、军船头(废)、半径(废)、新寮、上浦、葛头、茂洲、坂上(废)、西山(废)、赤港、青林、下园(废)、埭头、丰积(久废为园)、下尾(一名华美,隆庆间抚寇林道乾安插於此,後竟叛去,此地久废为围)、白沙、三寮、河渡、广澳(废)、溪头、下浍(隆庆初抚海寇曾一本於此,後竟叛)、西墩、东畔围、朱厝围、大浍、长围、罗厝围、路头崎、上头、里前、棉花村、渡头仔、大浦寮、占店 砂浦都:砂浦都在县东,与招收错壤 :砂浦、施厝边、牛田、磊口门、葛洲、蘇梅湾(久废为埠)、澳头、松子山、湖仔(废)、东湖(上下)、茂洲、郑厝围、葛园、黄厝围、头寮、上人家、中寮、附中尾、尾寮 民国,撤都设区,设潮阳县第三区,区公所设于达濠城内。第三区为原招收都、砂浦都二都辖地。 民国23年(1934)(1949《潮州志》引1934年潮阳自治运动特刊) 第三区(达濠区)30乡:达濠、附浦、南山、葛园、上人家、河浦、埔头、松仔山、珠浦、磊口、葛洲、广澳、塘边、洋背、下底、下芽、玉石、洞豪、岗背、上头、凤岗、新寮、东湖、三寮、林后、马滘、赤港、澳头、溪头、青林 1946年潮阳县乡镇几经合并,成为9区2镇69乡。 第三区辖5乡1镇:潮光、珠园、河浦、凤安、南衡、达濠(镇) 1952年分设第十一区: 1952年8月,从第三区中分出,设第十一区。 三区(达濠区),十一区(河浦区)。 1955年6月10日,中共粤东区党委农村工作部以(55)粤农字第卅四号文批复,将潮阳县第三区的五南、上塘、华阳3个农业乡划归十一区管辖。 1956年撤区改乡: 1956年12月,撤区改乡(镇)。 达濠区域除礐石部分外:为达濠镇、广澳、潮光、河浦、珠园、钱塘5乡 1957年11月,潮阳县调整为3镇27乡。 达濠区域除礐石部分外,调整为达濠镇、河浦乡、珠园乡。 划属汕头,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3月28日,达濠镇、河浦乡、珠园乡划属汕头市郊区。 1958年9月,达濠镇、河浦乡、珠园乡成立红旗人民公社,驻地达濠。 1959年3月红旗公社改称达濠公社。同年5月,达濠公社分作达濠渔业公社、达濠农业公社两个公社。 1961年划归潮阳: 1961年3月21日,达濠渔业公社、达濠农业公社划归潮阳县。 1961年5月达渔、达农公社合并后改设达濠人民公社和河浦人民公社。 1974年重划属汕头: 1974年11月15日中共汕头地委以汕字(74)48号文通知,达濠公社,以濠江为界,将濠江以东面的三联、珠浦、三和、西堆(西墩)、下五、放钓、蠔队、广澳、市镇、包航、东湖、葛洲、赤居、青居、达濠、达居、赤港、埭头、青蓝等19个大队,划归汕头市郊区。 1975年1月8日,将前属达濠公社的马滘、凤岗、南山、马滘居民等4个大队划归汕头市郊区达濠公社管辖。 1975年8月16日,达濠公社所属的珠浦、三联、茂洲、葛陈、葛朱、葛洲等6个大队,共85个生产队,划归礐石公社管辖。 190年,设达濠镇: 1980年7月,撤销达濠人民公社,改设汕头市郊区达濠镇。 1984年成立达濠区: 1984年1月,划出郊区的达濠镇、礐石公社,成立达濠区。 1984年4月29日,汕头市政府以汕府函[1984]18号文批准,同意达濠区把原来的6个街道办事处和37个大队,改设为4个街道办事处和14个乡的建制。达濠区政府驻海旁路。 达濠区辖4街道14乡: 4街道办事处:达濠街道办事处由原达濠镇的达濠街道办事处、市镇街道办事处和达农大队组成,辖达濠居委会、市镇居委会和达农管理区。 青篮街道办事处由原达濠镇的赤港街道办事处、青篮街道办事处、赤农大队、青农大队、青农大队、青盐大队组成,辖赤港居委会、青篮居委会、赤农管理区、青农管理区、青盐管理区。 马滘街道办事处由原达濠镇濠江西岸的马滘街道办事处和马农、海光、海星、海明、凤岗、南山等6个大队组成,辖马滘居委会和海光、海星、海明、马农、凤岗、南山等6个管理区。 礐石街道办事处由原礐石公社的礐石办事处和红光(蜈田)、红旗(上人家)、红星(苏安)等3个大队组成,辖礐石居委会和红光(蜈田)、红旗(上人家)、红星(苏安)等3个管理区。 14个乡:(略) 1984年2月潮阳县完成公社改区、建乡工作。河浦公社改为潮阳县河浦区。 河浦区下辖10乡: 河北、河南、河东、新北、玉石、华新、华里、上塘、五南、岗背 1984年年末划设汕头经济特区广澳片: 1984年11月29日,国务院以(84)国函字167号文批准,同意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范围作适当调整,调整后的汕头经济特区分为龙湖、广澳两片,共52.6平方公里,其中广澳片30平方公里,东、南两面以海岸线为界,西面以濠江为界,北面以达濠镇(不含镇)沿公路至埭头,并从埭头旁青云山向东北延伸到马山一线为界,被划入这个片区范围内的有达濠区的广澳乡、下五乡、埭头乡、东湖乡及澳头乡的后港村、青洲国营盐场、达濠区河渡盐场等4个乡、1个村、2个场的全部土地、盐场,以及青盐、青农、赤农、澳头、葛洲乡及马滘街道的部分土地、盐田。为汕头经济特区广澳开发区的范围。 1986年调整街道、乡设置: 1986年12月17日,达濠区撤销青篮街道办事处和珠浦等14个小乡建制,设置珠园、广澳2个乡建制,保留达濠、马滘、礐石三个街道。 下辖3街道2乡: 达濠街道:达濠居委会、市镇居委会、赤港居委会、青篮居委会、达农管理区、赤农管理区、青农管理区、青盐管理区、西堆(西墩)、葛洲 马滘街道:辖马滘居委会和海光、海星、海明、马农、凤岗、南山 礐石街道:辖礐石居委会和红光(蜈田)、红旗(上人家)、红星(苏安)、澳头、磊口、浔洄 珠园乡:珠浦、三联、葛朱、葛陈、茂洲等5个小乡 广澳乡:下五、埭头、广澳、东湖等4个小乡 1986年下半年,潮阳县撤区建乡(镇)) 1987年2月,河浦区改为潮阳县河浦镇。 1991年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扩大: 1991年4月6日,汕头经济特区的范围扩大到整个汕头市区。 1991年9月14日,汕头市安平、同平、公园、金砂、达濠、郊区6个市辖区及原汕头经济特区龙湖、广澳两个片区调整为龙湖、金园、升平、达濠4个市辖区。达濠区保留原建制,辖达濠、礐石、马滘3个街道和珠园、广澳2个乡,所辖行政区域不变,区政府驻达濠府前路。 1992年设置广澳、珠园两街道: 1992年1月7日,经广东省政府批准,广东省民政厅以粤民基字(1992)5号文批复汕头市政府,同意达濠区撤销广澳乡、珠园乡建制,并以原各辖区范围改设广澳、珠园街道办事处,作为达濠区政府的派出机构,驻地不变。 达濠区下辖:达濠、礐石、珠园、马滘、广澳5个街道办事处。 1994年河浦镇划属汕头,改设河浦区: 1994年4月25日,潮阳市河浦镇划归汕头市区,撤销河浦镇建制,设立河浦区(县级)。 1994年7月14日,河浦区设置三河、玉新、滨海3个街道办事处,作为河浦区政府的派出机构。 三河街道辖:河东、河北、河南、楼下、肚桥5个村(居)委会,办事处驻加沟。 玉新街道辖:玉石、岗背、下衙、黎明(浮山)、燎原(渡头仔)、灯塔(新寮)等6个村委会,办事处驻玉石村委会。 滨海街道辖:华新(洋背)、华里、钱塘(塘边)、上店、东陇、林后、五一、里前、上头等9个村委会,办事处驻钱塘村委会。 2002年礐石、珠园街道合并: 2002年1月8日,达濠区原礐石、珠园两个街道所辖区域合并为礐石街道。办事处驻磊广路珠浦路段东侧(原珠园街道办事处地址)。 达濠区下辖:达濠、礐石、马滘、广澳4个街道办事处。 2003年成立濠江区: 2003年1月29日,国务院以国函[2003]11号文批复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调整汕头市行政区划。撤销汕头市达濠区、河浦区,设立汕头市濠江区。以原达濠区(不含礐石街道的浔洄居委会)和河浦区的行政区域为濠江区的行政区域;调整后濠江区辖达濠、礐石、马滘、广澳、三河、玉新、滨海等7个街道,区政府驻府前路(原达濠区政府驻地)。

浅忆(2014-11-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