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企业家张兰功的创业之路

家乡区县: 平顶山市叶县

在叶县水寨乡,只要提到张兰功的名字,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接触张兰功,所以对他的情况多有了解。他的创业经历坎坎坷坷、历经风雨。从面粉厂厂长到预制厂老板,从建设粮食收购站到成立专业合作社。几次华丽的转身,他都面带微笑从容不迫。 2014年2月25日,笔者和奥琪尔留守儿童学校校长候召然一道,专程来到叶县水寨乡水寨村,采访了这位大名鼎鼎的农民企业家。走下车的一刹那,远远地看到一个身影由远处渐行渐近,皮夹袄、灰裤子,笑得云淡风轻又真诚朴实。在他身上,少了些商场决策者的气势,更多的是暖如阳光般的亲和。 张兰功、男、1961年11月26日出生于叶县水寨乡水寨村,中共党员,1980年高中毕业后,回村承包了村办面粉厂,当了几年厂长。由于体制原因,面粉厂停了产。1996年秋,张兰功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多方筹措资金50万元,创办了一个占地5余亩的水泥制品厂。由于他管理有方,善与经营,几年下来,他成了远近闻名的爆发户。  手里有了钱,张兰功的胆子更大了,生意做得风声水起,他依托原先的面粉厂库房,做起了粮食收购生意。由于他为人耿直,诚信经营,加之人脉广,粮食生意做得红红火火,2011年3月,张兰功又在他的水泥制品厂附近新建了粮食收购站,由于善于经营,管理有方,他的粮食生意越做越大,终日顾客满门。张兰功笑言,其实他的经营是在摸索着前进。他认为,不管经营的是什么、搞什么商业,只要实打实地干就能取得成功。“经营企业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有时候回钱快,有时候回钱慢。但是慢点也没关系,关键的是双方都应该以诚信为先。”张兰功说,他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兑现。在困难的时候,他宁可自己赔钱,也要先把客户的钱结算清楚。 诚信、执着,这就是张兰功事业逐步发展壮大的“成功秘诀”。 2013年1月,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帮助与支持下,张兰功等人采用股份制形式组建了“兰功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平顶山市王合农机专业合作社”,他被社员推选为理事长。 合作社成立过程中,社员以农业机械、建设用地、货币等形式出资入股,并按照“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民主管理”的原则,制定了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开展耕、种、收机械化作业服务。 如今,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合作社建设资金补助项目等的扶持带动下,张兰功的合作社不仅新增了小麦联合收割机6台、玉米收获机5台、大型拖拉机8台、大型烘干机1台、免耕播种机、秸秆还田机、旋耕机、深松机等配套机具20台套,实现了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使自身农机装备达到了全市领先水平。同时,还对机库、维修车间、办公室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扩建。在此基础上,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拥有农机固定资产500万元,社员3000余人,建有机库1300平米,办公室、维修室及配件室120平米,硬化场院达2000平米。 合作社从农户实际需要出发,不断提供信息、资金、技能等项服务,切实解决社员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有力地推动了专业社的发展,确保了规模不断壮大,收入持续增加。 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张兰功不无感慨的说:“一切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一切机遇,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把握;一切愿景,只有在实干中才能实现”。

天高不易冲(2014-11-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