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寨乡伍刘村只要提起“梁全水”的名字,村民们就会自豪的伸出大拇指。在村民的心目中,他不仅是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和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还是群众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和勤政爱民的好支书。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伍刘村座落于叶县水寨乡东北部2公里处,紧邻灰河。全村辖6个村民组,278户,1100口人,6名村干部,24名党员,1400亩耕地,12眼机井的农业村。该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民耕作意识陈旧,村里主导产业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为主,也有部分农户从事大棚蔬菜及食用菌种植,目前,村里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70余亩。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826元,属省级贫困村。
2004年以前,当地群众年人均纯收入尚不到1000元,这一切让当时刚任伍刘村党支部书记的梁全水头痛不已。“没有产业是不行的……”梁全水在心底暗暗发出这样的感叹。上任后的梁全水经过大量的走访调研,决定发动村民兴办砖瓦厂、万兴食品加工厂等非公企业。刚开始,村民对他的所作所为不理解,很多人在他背后说风凉话。但梁全水没有气馁。经过几年的发展,非公企业就让村民尝到了“甜头”,慢慢地,村民对他的所作所为给予了理解和支持。从2005年到现在,梁全水先后投入数十万元资金,修路、修渠、种植蔬菜和西瓜,发展生态农业。在他的示范带动下,伍刘村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大大改变了,他们对调整种植结构的积极性不断增加,现在全村已发展各类蔬菜达560亩。
梁全水书记及村两委班子不负众望,共谋发展大计。村党支部多次组织召开由村两委班子和全体党员参加的民主生活会,大家畅所欲言,共谋村里经济发展大计,大家结合村情村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发展建议。村党支部书记梁全水带头搞起了蔬菜大棚种植和食用菌种植,并申请注册了“叶县全水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叶县鑫全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村民们也纷纷响应,从事蔬菜种植的农户越来越多,目前已发展到28户,蔬菜种植面积达170余亩。
近年来,该村在村党支部书记梁全水的带领下,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依靠科技,使群众通过生猪养殖和蔬菜连片种植走上致富之路。让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伍刘村分别于2011年2月和4月被平顶山市委及叶县县委授予“文明村”。先后获得省、市、县、乡各类荣誉称号13多项。党支部书记梁全水自2006年2月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连选连任9年,先后荣获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平安建设先进个人等10多个荣誉称号,2011年2月被推选为县党代表。
梁全水、男、汉族、高中文化程度、中共党员、1979年6月出生于叶县水寨乡伍刘村3组。自2006年2月当选伍刘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牢记入党时的忠贞誓言,把组织的培养化为无穷尽的工作动力,全身心投入到为民服务的工作中。
2010年3月27日,对于伍刘村第2民小组58岁的五保老人刘玉田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下午18:30分,突袭的大风把本来就摇摇欲坠的房屋掀开,家中有年迈80多岁的老母亲,自己50多岁仍孑然一身。面对如此的天灾,他尝试着找来村支部的“连心卡”,从邻居家借来电话打给了“梁书记”。10分钟后,梁书记一个人骑着摩托来到其家中,组织当地的群众把他的老母亲和生活物资进行转移,并连夜召集党员群众开展自救,同时向乡党委、政府进行汇报。当处理完相关事务后,也是深夜2点了。第二天清晨,他及时带领村干部及当地群众为刘玉田修缮好房屋,把母子俩安全送回家中。
刘钢套家是村里的特困户,43岁的他和28岁的兄弟刘军辉都是哑巴,他们的父母早亡,哑巴兄弟相依为命,日子过得相当不容易。梁全水书记经常到刘钢套家走动走动,想尽千方百计为其解决生活困难。
伍刘村历来是每年一季玉米一季麦的传统种植模式,村民仅能维持温饱。梁全水四处取经,对比发现蔬菜种植是一项成本低、收益高的项目。但是伍刘村地势低洼,旱了没法浇,涝了没法排,这是蔬菜种植的瓶颈,村民们想种却不敢种。
2008年,梁全水跑到郑州请来专家,并捐资5万元,在规划的300亩菜地里打了6眼机井,统一铺设了水泥排水管。
梁全水的辛苦没有白费。调整产业结构,带领群众发展蔬菜种植,当年,全村仅蔬菜一项就增收70多万元,1000多口人人均增收750元,几乎相当于2004年全年的人均收入,现在,伍刘村几乎没有一个闲人,除了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在家的留守妇女和老人几乎都在村里蔬菜大棚里干活,他们一天的差不多在30到50元之间。
种菜改善了村民生活,但这远不是梁全水的目标。他把眼光放得更远,他尝试着发展生猪及渔业养殖。村里群众有养猪传统,他多次带领村两委干部及村里养殖大户到宝丰、漯河、南阳等地实地考察,让群众洗脑。并率先投资50多万元建起一座占地10余亩的标准化畜牧园区,在他的鼓励和带动下,全村群众养殖积极性高涨,仅2年时间村里发展规模养殖户16家。村里过去有个废弃的窑厂,占地80余亩,一直闲置着。2009年3月,一向喜欢养鱼的村民刘白孩找到梁全水,说明自己想承包窑厂养鱼的打算,得到梁全水的全力支持,他及时召开两委干部会商议此事,然后又召开了村民代表会协商承包价格及年限,最后使刘白孩如愿以偿,由于刘白孩懂管理,善经营,几年下来,他成了十里八乡闻名的渔业养殖大户,年收入60多万元。
另外,梁全水积极鼓励群众利用农闲外出务工。结合农闲开展就业技术培训,及时向群众提供劳务信息。据统计:该村仅劳务输出一项每年不下550人次,年收入可达1300万元。
当村党支部书记的9年,梁全水从一腔热血、敢想敢为到科学规划、理论指导,开始用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致富路上的种种问题。
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天下第一难事”。为积极做好计生工作,梁全水深入到群众家中积极做思想工作。多年来,伍刘村共发放农村独生子女证22户,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梁全水在2012年被叶县县委、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先进个人。
梁全水既有敢想敢做的闯劲,又有克己奉公的好作风。正是这样的好作风,让他成了伍刘村的“当家人”。
在很多人看来,村干部就是一个比芝麻还小的官,伍刘村就是有梁全水这样比芝麻还小的官,给村民带来了幸福和实惠。他在伍刘村一干就是9年,9年来,他勤政爱民、恪尽职守、任劳任怨,较好的完成了上级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时时、处处、事事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品格严格要求自己,他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村里广大群众的赞誉。
对于伍刘村出现的这一巨变,已经就任9年村干部的梁全水告诉笔者:“当村干部挨骂受气是常事,只要村民能得实惠,我们这些当村干部的再苦再累也值得!”
梁全水在党员学习会上说:“在当今发展大潮中,我们不能局限于只做合格的党员干部,我们还要做职业经理人,要懂发展、懂经济、懂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替群众守家创业。”有人曾经劝说他搞点个体经营,多为自己想想,但他却说:“我吃着伍刘村的俸禄,我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应该始终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现在就给自己找后路,将来工作肯定迈不开步。”
谈及村里的长远规划,梁全水书记侃侃而谈:“我们村两委班子已经研究决定了,计划利用整村推进的帮扶资金和省、市、县帮扶单位的帮扶资金重点解决村内道路、水利、环境整治等方面的问题。计划硬化村内后街、南北街和东西街,累计全长2150米;再新打机井15眼;安装路灯69盏;修建水渠、排水沟3条;新建村室和文化大院各1个,购置些娱乐、健身器械等。以2个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引导农民发展多种经营,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利用本地的自然优势发展蔬菜、食用菌种植,充分发挥2个合作社的的引领作用,因地制宜创办蔬菜、食用菌种植协会,吸收更多的贫困户加入协会,鼓励贫困户发展蔬菜、食用菌种植。计划在现有70余亩蔬菜大棚的基础上,今年再新增150亩蔬菜大棚。
纵观历史的齿轮,伍刘村的发展不仅得益于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坚强团结的班子,还得益于一个不畏艰难、求真务实、群众贴心的带头人。而梁全水正是凭着坦荡无私的胸怀,忠实践行着为民谋利的夙愿,体现着一名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永不懈怠的精神风貌,他是群众致富路上名符其实的领头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