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打造粤东1小时经济生活圈

家乡区县: 汕头市金平区

“天下商埠之兴衰,视水陆舟车为转移”,自古人类的依存与发展就与交通息息相关。“百载商埠”汕头,地处亚太地缘门户,是连结粤港澳、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重要节点,粤台交流“桥头堡”,东南沿海重要的交通枢纽、进出口岸和物流集散地。30年来,汕头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原来的“省尾国角”已成为开放、繁荣、充满活力的现代海滨城市。 改革开放以及经济特区建立犹如一阵春风吹遍潮汕大地,汕头交通事业也进入了开创新局面的大好时期。30年来,为了改变交通落后的状况,突破“瓶颈”制约,在历届汕头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汕头人披荆斩棘、沐风栉雨,谱写了一首首激昂高亢、气壮山河的交通建设进行曲…… 随着潮汕机场和厦深高铁、阜鹰汕铁路以及粤东城际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的建设,将形成粤东1小时和粤东、珠三角、闽南三角2小时社会经济生活圈,汕头中心辐射作用正在日渐显现。 建路网 织密城市强韧“血脉” 改革开放前,全市没有二级标准以上的公路,仅有300公里四级公路和378公里等外公路,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区建立之后,我市通过贷款修路、收费还债的形式,以及利用国内外资金和争取省的支持,全方位加强干线公路网建设,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实现了一级公路、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1995年和2002年我市分别建成了深汕高速公路东段、汕汾高速公路,使我市融入全省一天经济圈。先后3次全面改造国道324线、国道206线,使汕头境内国道全部改造为一级公路,目前国道324线机场路段已改造为高级沥青路面的八车道快速路。同时,我市积极实施带动区县经济协调发展的干线公路,先后建成了揭海公路、金鸿公路以及省道改造等一批干线公路。30年来我市公路建设共投入资金130亿元,比前30年增长70倍;先后新建和改造高等级公路里程1350公里。我市现境内除深汕高速公路和汕汾高速公路、国道G324线和G206线为一级公路外,省道S232潮汕线等10条省道有62%的里程为二级以上公路。其中2010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3805公里(新口径),公路密度已达到184公里/每百平方公里,从在全省倒数第四位发展到排名第三位。 与此同时,我市的路桥建设也取得突破性进展,除了南澳大桥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外,金凤路桥也已贯通通车,海滨路、中山东路、机场路、金砂东路、天山北路、汕樟北路、黄山路等一大批市政道路改造建设顺利完工,目前,市区已经形成东西向的海滨路、中山路、长平路、金砂路、金湖路、黄河路与南北向的汕樟路、金新路、东厦路、金环路、天山路、衡山路、泰山路以及中泰、金泰、珠泰立交桥等纵横交错的道路立体交通网络,实现了路路畅通。 迎契机 昂首迈入高铁时代 1995年,当广梅汕铁路全线贯通时,整个粤东大地为之欢腾。如今,汕头紧锣密鼓推动铁路大通道建设,厦深铁路、厦深铁路进汕头站联络线及改建工程、阜鹰汕铁路、广澳港疏港铁路……一条条“铁龙”将穿越千峰万壑,东西连接珠、闽“经济走廊”,北接赣东南,打通南北大通道直至湘、鄂乃至全国。 广梅汕铁路于1995年7月19日全线铺轨完毕,9月27日汕头开通货运,12月28日全线投入客运,实现了潮汕人民半个世纪来的期盼。广梅汕铁路直达深水港区,并与京九铁路接轨,是京九铁路重要出海口之一。目前我市各级交通部门正全力推进铁路建设,促进形成赣东南乃至中部地区以汕头为出海口的大运力快捷铁路运输通道。其中,正在建设的沿海快速铁路经过我市,国家铁路网规划的鹰汕铁路,将使我市成为东南铁路出海大通道。广梅汕铁路直达深水港区,并与京九铁路接轨,是京九铁路重要出海口之一。境内铁路通车里程17.8公里,汕头货运北站占地1455亩,装卸能力约300万吨;汕头铁路客运站占地950亩,设计年旅客通过能力为800万人次。疏港铁路延伸到深水港2号泊位,正线6.3公里,区内装卸线约1公里,设置港前站一个。 “国际化” 为城市插上腾飞翅膀 1974年,民航汕头站成立。汕头机场刚开航时只能起降小型飞机,机场使用安24和伊尔14小型飞机开辟广州—汕头—广州航线。上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春风吹拂神州大地,汕头成为经济特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汕头机场抓住地方经济腾飞的良机,积极开拓航空市场,为特区构筑空中大通道。 1990年,汕头机场通航的城市已由改革开放前仅广州1个发展到14个,每周航班增至30多个。到1995年,汕头机场已形成连接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的空中交通网络,境外有香港、曼谷、新加坡、吉隆坡、古晋5个城市,航班增至每周170多个。中国国际、东方、南方、四川、海南等近10家航空公司竞相参与汕头民航大运营,汕头民航事业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2010年2月,汕头机场正式对外籍飞机开放,这是汕头市“两港齐飞”发展战略取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汕头机场正式走向国际化,从此将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促进汕头与东南亚的合作与交流。截至目前,走向“国际化”的汕头机场年客运能力达300万人次以上,已开通国际航线7条、国内航线40多条。 进入新世纪,汕头经济重新崛起,为改变军民合用机场发展受影响的局面,更好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潮汕机场于2008年下半年开始建设,竣工后汕头机场公司将转场潮汕机场运营。
阿钛(2014-11-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