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61.8亿元(当年价,下同),增长15.6 %(按可比口径,下同),超计划3.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61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98.68亿元,增长23.2%;第三产业增加值28.5亿元,增长6.2%。地方财政收入7.9亿元,增长42.4%,超计划19.6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5934元,增长1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83元,增长1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亿元,增长17.1%,超计划1.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82.6亿元、33.7亿元,分别增长18%和27%。
农业经济全面发展。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45.72万吨,优质专用小麦播种面积达3万公顷,荣获全国发展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新建畜牧园区30个,发展各类养殖大户1600个,畜产品产量增长8%以上,成为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新建“白色工程”园区12个,新增露地蔬菜面积1466.67公顷,4个无公害蔬菜基地通过国家认证。
民营企业发展较快。全年新上投资3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项目308个,完成投资15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35.7亿元,实缴税金5872万元,分别增长96.7%和92.8%,增速均居全市第一,荣获本年度全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步奖。
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年合同利用区外资金16.8亿元,实际到位6.1亿元。蓝光电厂一期工程、闽阳钢铁公司技改工程和双丰棉纺厂一期工程建成投产;神马氯碱化工项目、中盐皓龙公司60万吨盐厂以及5000吨生产规模的大豆蛋白项目正在建设中。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普九”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复查验收,筹资870万元对中小学危房进行改造。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开发就业岗位3072个,安置城镇劳动力2016人、下岗失业人员1056人,其中"4050"人员310人;发放养老金1879万元;为4592名城镇低收入居民、8060名农村特困群众发放“低保”金和特困户救助金307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实施县医院传染病区、县疾病控制中心和3个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县乡医疗条件得到改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