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形象已有2500年的历史,最初是一种图腾、一种信仰。后来发展到哲学意义,又进入文学领域,如韩愈写的《获麟解》、黄庭坚的《麟趾赞》等。最终走向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成为了陶瓷、年画、剪纸、泥塑、刺绣、金玉饰、建筑、雕刻等艺术创作的素材。
据了解,麒麟是中华民族远古时代吉祥图腾“四灵”之首,象征着祥瑞太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麒麟舞是一种喜闻乐见的汉族民俗舞蹈,表达农民辛勤劳动后丰收的心情,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麒麟舞起源于四川峨眉山一带。1958年,背井离乡的新丰江水库移民将麒麟舞带到了现在的小金口,现辖区共有麒麟队20支,队员200人,最年长的91岁,最小的13岁。2006年6月,参加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被惠州市授予“中国麒麟舞之乡”的荣誉称号。
据史料记载,麒麟舞原本是皇宫中的表演艺术,称之为“麒麟圣舞”,为皇家各类庆典中必有的演出。据老人们介绍,明朝灭亡之后,本地一位皇宫艺术家将他的麒麟舞绝技带回家乡,代代相承,才得以流传至今。
然而,“黄阁麒麟”已盛行一百多年了。百多年来,每逢佳节喜庆,神诞醮会,秋色
出游,农民就舞起麒麟表达迎祥纳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故民间有“麒麟献瑞”一说。
黄阁麒麟舞来自民间,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经民间艺人重新改编的黄阁麒麟舞,从麒麟的造型到舞蹈技艺都有了提高,并加入了脍炙人口的广东音乐《得胜令》、将锣、排鼓与广东大笛演奏、单打等八音锣鼓有机地融为一体作伴奏,充满了热烈的喜庆气氛和浓厚的广东特色。
2000年11月9日,由黄阁镇大塘村30多个地道农民组成的麒麟队,代表广东省参加了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的“山花奖”首届全国民间广场歌舞大赛。他们表演的“黄阁麒麟舞”,与来自全国的18个民间艺术表演队进行决赛,这些队是从全国200多个队中筛选出来的,最后黄阁麒麟队以总分第一名荣登“山花奖”榜首,还获得杭州市民间艺术最高奖“金桂花奖”。
冯紫君的网络营销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ww.wm23.cn/fengzijun
冯紫君词条:http://www.wm23.com/wiki/uc/85734.htm
冯紫君为家乡代言,广州市南沙区:http://www.wutongzi.com/uc/57028600.html
冯紫君的微博:http://weibo.com/u/2450904343
冯紫君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450904343
一张图让你了解南沙黄阁麒麟舞!
冯紫君的病毒性营销:http://www.wutongzi.com/a/170184.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