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陈秀甫生像祠的地块,其地势发自天柱山,起伏延展,气势磅礴,至玉泉寺旁隆起一小圆丘,恰似猛虎卧地,其尾巴则弯回前面卷曲绕回。为何要在生像祠前建一个寺庙?原来,陈秀甫除为在闽粤境内的朱元璋征南部队提供粮食外,还曾运粮进京 (南京),当时沿途治安不好,一路波折,但最终平安,受到朱元璋的嘉奖。陈秀甫信奉佛教,将归劳功于佛祖,有此“因缘”,自建生像祠时,鼎建玉泉寺庙相连,以为纪念。其中玉泉寺联语中有“肖马唐”,则为京官肖给事、马郎中和唐和尚,均为协助陈秀甫的有功之人。从建成陈秀甫生像祠开始,陈秀甫裔孙到该祠祭拜,均先拜玉泉寺佛祖,再拜祖宗。农历四月初八日为佛祖释迦牟尼寿诞,所以,陈秀甫裔孙祭拜先祖的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日。祠、寺相连,先拜佛祖、再拜祖宗,据查均是全国唯一。
当代,陈秀甫裔孙有九万多人,分布在五华县安流、棉洋、横陂、梅林等镇,还有外迁本省海陆丰、广州及四川、重庆等地。崇文重教是陈秀甫后裔的优秀传统。解放前,一个小小的半径青龙寨,就办了3间小学。由于读书方便,男童入学率几乎高达百分之百。当代著名作家陈国凯就从这里走出山门。原国家农业部部长陈耀邦,曾任蒋介石专机机师、后任国民党空军上将的陈南桴,也是陈秀甫裔孙。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