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县令祝枝山》

家乡区县: 广东省兴宁市

是谁,近五百年来一直备受一方百姓尊崇?是谁,短短七年任期内,减免赋税,兴修水利,力捕盗匪,增补县志,一直被后世百姓熟记于心?又是谁,善用诗、书、帖开启民智,引导民风,将一个民风刁蛮的穷僻小城,改造成“岭之南,彬彬向风矣”的文化之乡?

长达百集的《客家足迹行》成了近段时间最受欢迎的纪录片,但是,遗憾的是,第50集《兴宁:围龙屋我的家》内容空泛单薄,不仅忽略了兴宁市拥有的“百员将军出齐昌,千名教授同故乡”的佳名,及被喻为中国“大学校长摇篮”的盛名,而且更糟糕的是:纪录片还遗漏了明代才子祝枝山任兴宁县令的史料,这堪称是一大硬伤。

提到“文化之乡”兴宁,就不能不提到祝枝山在任的七年。据史载,兴宁在明朝时期属惠州管辖,当地汉瑶杂居,民风不淳,常有强盗放火抢劫,尽管明正德十年(1515年),祝枝山赴任之后曾感叹过:“道惠何曾惠,吉宁又不宁”,但他并未睁只眼闭只眼得过且过,而是施展计谋严密布署,在一个早晨一次性捕获三十多名盗匪,同时用几个月时间把几年来的积案处理完毕,善决明断的作风令当地百姓心悦诚服,至此,县内治安日趋好转。“使无水无稼,绝饮废粒,人物且尽,舟楫焉往?兴宁小邑一陴不可舒舞袖……”祝枝山在兴宁写下《水利记》一文,阐述了水利对农业的重要性,他积极发动乡绅出资率众兴修水利。随着水利条件的改善,兴宁可耕地面积从过去的10万亩增至20多万亩。

祝枝山在任时曾遭遇过洪灾,“大麦青青四尺长,大水过头一尺强,安得馎饦分怅皇”,他关心百姓疾苦,勤政爱民,在任期内减免税赋,在他的努力下,兴宁民众生活大为改善。而此时,祝枝山却因催缴赋税不力,被朝廷减薪、停薪,为此他留下了“夺禄浪言耕有代”的诗句。尽管祝枝山给世人留下“狂狷”、不拘礼法的印象,但是他在当时“民尚哗讦”的兴宁尝试移风易俗,这在《与兴宁师生论乡饮帖》、《与连博士兵劝勿食牛饮水书》等文中皆可以看到。

除此以外,他还尝试推出一些有益教化的褒奖举措,当时该地有寡妇刘氏产下遗腹子,族人贪图家财逼其改嫁,甚至偷偷用针刺婴儿之脐,刘氏无奈下将家产分掉,仅留五亩土地躬耕自给,祝枝山闻知后上报备案,亲书“苦节奇行”为匾旌褒。据说,如今在兴宁黄陂镇陶古村石氏中山公祠的“母节子孝”匾额也是出于祝枝山在任期间的真迹。]

祝枝山曾与荣归故里的兴宁人、时任浙江都御史的王天与同游和山岩,诗词唱和后,他亲笔题下“灵岩”、“天然妙境”,如今,留下祝枝山真迹的和山岩成了游客到梅州休闲旅游必逛的景点之一。

在兴宁任上,祝枝山还亲自主持编写县志,《正德兴宁县志》成了客家地区现存最早的县志,该县志对了解明代兴宁及周边地区气候、风土人情、民系变迁提拱了丰富翔实的史料。五百来年间,到兴宁赴任的县令来了一拔又一拔,但是真正被善良务实的兴宁百姓记住的,唯有一个“著有诗文集六十卷,杂著百余卷,字、画无数”的县令祝枝山而已。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liukeyuan

微博主页:http://weibo.com/u/2471012563/home?wvr=5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78114242.html

梧桐子家乡:http://www.wutongzi.com/kan/guangdong/meizhou_xingning.html

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2471012563

我的QQ:985145636   欢迎访问,万分感谢

(2014-04-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